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三分天下:保险业综合经营进入集团化时代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6日

  对于中国保险业而言,2010年不仅是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的关键一年,更是综合经营的“集团化元年”

  ■马蒙蒙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保险业:集团主导,三分天下

  2009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监管政策收紧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保险业发展呈现了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保险集团成为行业发展主导力量。市场中不仅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再保险等国有保险集团,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等股份制保险集团也不断壮大,七家保险集团公司和一家保险控股公司奠定了“八雄逐鹿”的行业局面。

  二是“三分天下”行业格局初步显现。7月初中国平安战略投资深发展的最后交易顺利完成,不仅是国内首例保险集团挺进银行业的案例,而且标志着我国保险业综合经营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在客观上促成了保险业“三分天下”的格局。

  中国平安凭借已然成型的金融集团综合经营模式,成为我国保险业综合经营的“第一阵营”;其他六家保险集团公司和一家保险控股公司则构成了“第二阵营”,其业务经营已渗透到其他金融领域,集团化和综合化是其主要特征,但尚不具备完整的综合经营业务框架;众多中小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资本支持,不具备拓展业务领域的条件,致力于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和精细化的市场定位,组成了保险业的“第三阵营”。

  三是政策开启行业发展“集团化元年”。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的同时,强化对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监管,是2010年监管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AIG危机的影响,政策层面今年以来一直对综合经营持审慎态度。首先,通过深化分类监管制度,加强对保险集团的监督管理。《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试行)》是国内金融业第一部针对金融集团公司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其次,通过彰显偿付能力监管核心,加强对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监督管理。

  保险集团如何应对综合化、集团化时代

  保险集团如何应对当前形势,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深入推进综合化、集团化经营?

  第一,审慎布局综合经营领域。

  AIG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教训说明盲目的综合化、多元化不仅不能为保险公司分散业务风险,反而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国保险集团在拓展经营领域时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开展。二是要以保险主业和核心业务的增长与发展为前提。三是要侧重相关多元化,降低经营成本,充分发挥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优势。

  第二,尽快明确发展战略定位。

  保险集团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以清晰的战略导向为抓手,在综合经营过程中确定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相补充的战略定位。集团公司专注于股权投资及集团管控,围绕保险主业适度多元化业务组合,并根据发展战略,确定各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战略定位,配合部门设置、流程设计等有侧重地开展管控工作,特别是要明确哪些子公司是主营业务子公司、战略投资子公司,哪些子公司是非主营业务子公司、财务投资子公司;哪些子公司需要重点扶持、控股持有,哪些子公司则是阶段持有、择机出售。而各子公司在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和管控管理下进行专业化经营。

  第三,重点完善集团管控体系。

  关键是妥善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法人治理与集团管控的关系。二是股东权利与经营权力的关系。三是业务前台与中后台的关系。业务前台宜下移至各子公司,而由集团统筹中后台支持服务工作。四是资本运作与业务经营的关系。集团统一谋划资本运作,并指导各子公司的业务经营与管理。

  第四,大力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两墙”建设是保险集团风险管控和防范的核心举措。一方面,要建立风险隔离机制,构筑内部“防火墙”,加强对不同业务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检测,重点关注综合经营中各业务风险的隔离与控制;另一方面,要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搭建集团内部信息的“透明墙”,实时掌握各子公司经营管理信息,监控业务、投资变化情况,避免子公司因业务风险累积过大超出其风险承受度,导致系统风险的产生。

  (作者为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