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航空一架支线客机伊春失事,中国民航2012天安全纪录终结。8月24日,河南航空有限公司B3130号(EMB190型)飞机执行VD8387哈尔滨—伊春航班任务,于20∶51在哈尔滨机场起飞,21∶36在距伊春机场跑道1.5公里处失事。据初步了解,客机在降落跑道之前发生断裂,机上共有旅客91人(其中儿童5人),机组5人。截至发稿时,有49人生还,现场已发现42具遗体。
近期,交通事故频发,火车脱轨,飞机失事。这些曾经让我们非常放心的交通工具,也变得不那么安全了,对人身的伤害是巨大的。而这正为大家敲响警钟,我们是否应该购买一份保险来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帮助亲人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呢?
意外险全面防范意外风险
意外险是我们购买保险时通常首先想到的险种,因为意外事故总是突如其来、难以预料也很难避免的,而这一险种可以让我们花较少的保费,获得较高的保险保障。
它主要的保险责任是对由意外事故导致的被保险人身故、残疾承担赔偿责任,附加意外医疗险后,还能对发生的医疗费用予以一定比例的赔偿。
以国内某保险公司的产品为例,年缴保费270元,就可以获得10万元的身故保障,如果被保险人是搭乘陆路或水路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发生意外导致身故,可获赔20万元,搭乘飞机期间发生意外导致身故,可获赔30万元。如果因意外导致残疾,保险公司就会按照"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给付相应比例的保险金。
不过,由于意外事故的概率与工作性质有着较大的关系,因此一些高风险职业可能加费甚至拒保。另外,一些高风险活动属于意外险的除外责任,如攀岩、赛车等等,这些都应引起被保险人重视。
交通工具意外险旅途必备
在各类意外事故中,交通事故尤为突出。文章开头所说的飞机空难正是一种偶发的、危害性巨大的交通事故。想要有针对性地规避交通事故风险,或是在一般意外险基础上追加交通意外险保险金,我们不妨考虑交通工具意外险。它主要承担在乘坐飞机、轮船、火车、营运汽车等交通工具时发生的意外伤害责任。
市场上的交通工具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1年期的交通工具意外险,另一类是极短期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对于需要经常出差的商旅人士而言,一份1年期的交通工具意外伤害险是不错的选择,既省去了每次出差都要重新买保险的麻烦,同时又比较经济实惠。而对于偶尔出差的商旅人士或是外出旅游者而言,购买极短期的交通工具产品可能更加适用。这类产品的保险期限大都在7天~15天,保额通常相对较高,保额总计通常在几十万到几百万,而保费却相当便宜,一般在20元~50元左右。花点小钱换自己和家人的一份安心,也是相当值得的。
了解相关规定获取理赔
由于交通工具意外伤害责任重大,因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以尽最大的能力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善后责任。
1951年,铁道部出台《铁路旅行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保险费金额为基本票价的2%,乘客意外险赔偿额度"一律规定每人人民币1500元",到了1992年6月1日,铁道部发布《关于提高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金额的通知》,将赔付责任限额提高至两万元。另根据2007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人身伤亡和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分别为15万元和2000元。仅以5月23日江西省发生的火车脱轨事件为例,在此次意外事故中罹难的乘客家属,最高可以从铁道部获取17.2万的赔偿,这与商业保险的理赔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