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六户村的宋云(化名),因突发短暂性脑缺血等病症于7月中旬住院,和以往不同的是,作为一名乌市新农合补充医疗险、大额医疗救助险的普通投保人,宋云无需在医院和新农合合署办公室之间再往返100多公里路途报销住院费用。
原来,乌市“新农合”的经办者——中国人保健康于今年初启动了新农合补充医疗险、大额医疗救助险的实时赔付系统,宋云出院时即完成了含基本医保在内所有保险项目的理赔手续,累计24261.03元住院费用当场报销了14006.56元。
大到西部地区重大工程项目的承保服务,小到一名普通投保人的理赔服务,保险业已经将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的触角渗透到广袤西部的诸多角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此前10年的“打基础”,正走向未来10年的“上台阶”,“新十年”的开启,赋予保险业服务国家产业、区域发展规划的历史性重任,更为保险业创造了借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难得契机。
西部产业“保护伞”
8月2日,保监会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有关大力发展保险业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这是保监会与西部省份签署的第一份合作协议,并把云南省作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商业保险服务机制的试点,以贯彻落实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国家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
“保监会将合理安排保险业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重点项目,在云南先行先试。”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称,保监会同时会积极落实配套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保险机构在昆明设立区域性总部、后援服务中心和培训基地。
根据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部署,政府将加大直接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源投入、政策资源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支持措施。数据显示,2010年西部地区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总投资额度高达6822亿元,而在此前10年,总投资额度仅2.2万亿元。
在保险业起步晚、规模小的西藏自治区,始终保持90%市场份额的中国人保财险,在全区开展了有影响力的工程险、车辆财政统保、平安建设保险等多项试点,从1987年到2009年的22年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86亿元,直接赔款达7.93亿元,纳税1.8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取得了市场规模的突破性进展;2010年上半年,已决赔款为5467.4万元,已决赔案件数8607件,综合赔付率达到51.06%。
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的重点工程之一,四川省瀑布沟水电站首台机组日前开始投产发电,平安产险首席承保该电站运营期间的财产保险,保额高达50亿元;2008年以来,平安产险先后承保了昆明新机场、昆明市二环路改造等大型工程项目,参与金沙江、澜沧江流域4个大型水电站、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的承保。
作为最早在甘肃开办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中国人保财险2007年起连续承办中央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和奶牛保险,3年来承保能繁母猪242.1万头/次,承保面达100%,累计承担社会风险保障27.8亿元;对遭受自然和疫病灾害损失的55888户能繁母猪养殖户(或企业)的71386头能繁母猪累计赔偿5768.65万元;自2010年起,甘肃省玉米、青稞、牦牛、藏羊被纳入中央财政补贴的新增地区,为全省农业保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险种“落户”西部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包含5个民族自治区、与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的西部地区,带来了国内外资金、产品、技术的注入,同时也带来了投入的风险。记者采访中获悉,西部地区许多企业和政府转嫁风险的意识日渐增强,对保险保障的需求正愈加迫切,尤其是新型保险需求。
中国人保财险2006年承担起西藏自治区涉农商业保险试点项目,填补了该地区涉农商业保险的空白,2010年,全区74个县(市、区)、687个乡镇、5000多个行政村实现了农牧业保险“全覆盖”,保费收入达到5450.8万元,承保金额达160多亿元,为270多万农牧民抵御自然灾害提供了保险保障。
2009年,保险业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育肥猪保险在四川首批启动试点;自2008年起,平安产险开始在林业资源丰富的西部涉足火灾农房保险和林木火灾保险,其中火灾农房保险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即实现保费110万元,保额达12.5亿元;随着林权改革不断深入,平安产险2009年成功拓展3笔林木火灾保险,保费达33万元,保险金额为9000万元,下一步将在云南全省各机构通过农信社开拓这项业务。
以“银保联姻”方式在西部开拓保险业务的还有太保寿险。通过与陕西省农信联社联手在全省开办“安贷宝借贷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太保寿险针对农村小额贷款农户贷款期限内发生的身故、全残风险提供风险保障,截至2009年6月,陕西省97个信用联社农村网点开办了这一业务,覆盖全省71.69万名贷款农户,促进信贷资金投放357.1亿元,业务覆盖率高达90%。
“因地制宜”人身险
西部大开发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同样促成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保险意识的提升,随着西部市场化进程加速,国有垄断产权逐步退让,其它产权形式随之发展,商业化的寿险需求自然升温。
在购买力相对低下的西部地区,保险市场主体不多,业务范围相对狭窄,实践表明,弥补保障不足的补充型产品,以及价格低廉的各行业从业人员意外险,如旅游业、服务业、基建工程项目等,有效提升了西部地区的保险覆盖面。
作为第三家进驻青海的专业寿险公司,新华保险对每款新险种均进行二次开发和组合,使之贴近实际需求,如缴费低、保障高、增值保值的养老分红险、子女教育金等,及价格低廉的大病保险、医疗险和意外险;通过建立以乡、镇、村委会为单位的定点、定人服务,新华保险在营销队伍中建立和推行“农村保险承包责任制”,开通“农村客户理赔绿色通道”,派专人每周两次送款下乡,目前青海省累计实现保费逾4亿元。
通过发放5.8万份维、汉、哈等文字的宣传材料,并开展1000余人次面向乡镇村卫生院、卫生室的培训后,中国人保健康去年9月承保乌鲁木齐市“新农合”补充医疗险及大额医疗救助险,累计承保农牧民4.5万人,承保率达25%;据估计,2010年承保人群将由2009年的4.5万人升至13万人,承保率也由25%升至60%左右。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活跃着泰康人寿一支2000余人的“民族团队”,以延安路营销服务部为试点,泰康人寿近年来取得保费收入同比、环比的持续增长,根据3年规划,这个“民族团队”2010年欲实现保费5000万元,人力达到4000人,2012年则争取实现保费“亿元粮仓”,人力达到1万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