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交强险松绑的三种表情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6日

  中国保监会正在考虑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简称“交强险”)。8月5日,这条消息开始在坊间流传,让平静许久的保险市场变得躁动不安。外资保险公司、中资保险公司、保险业专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3种表情。

  外资苦笑

  8月5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向多家外资保险公司求证上述消息,得到的答复是:“截至今日尚未收到中国保监会任何批示。”根据国务院2006年3月28日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有关规定,只有中资保险公司可以从事交强险业务。

  “这也成为了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硬伤’。”欧洲一家外资财产险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希望中国保监会能够放开交强险市场,但始终无法得到回应。”

  目前,中国车主在外资保险公司投保商业车险后,还要到中资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这样一来,出险理赔通常涉及2家公司。该负责人指出,“因此,平时各家保险公司都建议车主‘一女莫嫁二夫’。”

  “其实,还是有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尝试着新的解决方案。”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会将客户的资料传输给中资公司的合作方,然后给出一个包含交强险和商业险的完整车险报价与单证,不需要客户自己寻找中资公司投保,所有与中资公司相关的程序都由外资保险负责完成。

  中资冷静

  “中国保监会应该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即使真的向外资开放交强险市场,对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多家中资保险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现得自信且冷静。

  在他们看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有限,也没有足够的客户源,通过销售交强险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可能性不大。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交强险的团体客户仍然掌握在中资保险公司手中。

  专家叫好

  相比中资保险公司的冷静表情,保险业专家们对于开放交强险倒是十分积极。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年内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郝演苏分析称:“明年将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中国保险业开放需要有实质性的举措。”他进一步指出,开放交强险须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进行修改,涉及到国务院审核批复,“估计今年年底保监会可以走完流程,明年外资保险公司能够开展这项业务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的车险业务亏损很多,是否可以通过开放交强险把外资‘拖下水’?如果开放后外资也不敢做,只能说明国内车险市场‘生态环境’恶化。”郝演苏认为,近年来,中国对汽车保险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车险市场开放,中资保险公司也可以学习外资的技术与经验。

分享: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