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新政的出台,使原本淡出市场许久的房贷险重又活跃起来。在信贷收紧的背景下,银行在发放房贷时,更倾向于选择购买房贷险的客户,并可适当简化手续。这使得渐趋边缘化的房贷险,看似将有回暖的趋势。
不过,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单一的利好并不能使房贷险重现昔日的红火。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上房贷险保费收入为-4390万元,经营房贷险的14家财险公司中,有12家公司房贷险保费收入为负。有专家指出,房贷险取消强制投保后,可谓一落千丈,更多的是通过银行或房产中介去推广,财险公司本身已无多大动力。
消费者不再买账
房贷险全称为个人抵押贷款房屋综合保险,是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为防范信贷风险建议贷款人购买的保险。目前市场上的房贷险都有两部分保险责任组成:财产损失和还贷保证。一旦房屋出现因火灾、暴风、洪水等自然灾害 (地震除外)发生损毁的,保险公司将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进行理赔;或者是贷款人出现死亡和重大伤残时,保险公司将代为偿还全部剩余贷款。
房贷险原先属于强制投保险种,是各家商业银行审批房贷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专家指出,强制房贷险更多是出于保障银行收贷风险考虑,但却将保费转嫁到客户身上,已经被质疑为霸王条款。再者,从经验数据上看,房贷险的出险理赔率极低,强制投保难有说服力。于是,从2006年7月以后,各大银行纷纷改变策略,改为贷款人自主选择投保与否。
中原地产房产顾问王先生介绍,取消强制后,房贷险的基本操作模式是:房产商将商品房销售给需要贷款的业主,业主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要求业主将所购的房屋进行抵押,并建议业主向保险公司购买房贷险,并会推荐相应保险公司作为选择。
“现在市场上对楼市的观望气氛比较浓,房贷险对于购房者而言肯定是一笔额外的支出,我们在原则上只会口头提醒一下,实际操作过程中鲜有主动投保房贷险的。”王先生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市民张先生则认为,房贷险投保与否和自身的利益关联并不大,以前作为放贷的附属品,现在既然放开选择权,再投保显得没有必要。 “提前还贷后,就把以前强制投保的房贷险退保了,这样的险种感觉很像是鸡肋。”
财险公司消化退保
房贷险一般是按照贷款金额投保的,年保费额度一般为贷款金额的万分之五。如果是20万元贷款10年需要保费1000元。 “保费高、风险低,房贷险此前一直是各家财险公司公认的效益型险种。而且缴费一般都是一次性趸缴。”太平洋产险上海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不过,当房贷险取消强制后,不光对于消费者来说房贷险可有可无,对于财险公司来讲,房贷险也已经成为鸡肋。 “究其原因,主要是提前还贷导致的大量退保,加上此前财险公司给予房贷险渠道的高额手续费,财险公司正在消化房贷险退保所带来的损失!”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房贷险的总保费收入就一直是负值,主要是房贷险退保远远超出新单收入,其中天安保险和平安财险一度最为明显。 “承保金额也在逐年萎缩,现在几乎没有一家财险公司重视房贷险。”业内人士称。
此外,财险公司承保的按揭商品房,需要一次性向银行交纳按揭期限内的手续费。如果购房者提前还贷进而办理房贷险退保,财险公司将按照未到期责任年限的保费全额退还给客户,但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和回扣却无法追回。
据悉,财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房贷险手续费通常占保费30%以上,加上其他成本,财险公司基本无利可图。从数据上看,财险公司正在为当初房贷险手续费竞争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