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聚焦首位产业 突出智能制造
——赣县区打造制造强区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5日

近日,工人在位于赣州高新区的江西永骏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组装发电机。该公司是一家集发电机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际化企业,拥有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的数字化、智能化发电机生产车间及线上线下各类先进智能化、可视化检测装备。 熊艳 记者吴悦 摄
 
       □张帆  李祖光  记者  刘荷英
 
  在“儒乐杯”2018年江西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大赛中,赣州中科拓又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人工智能技术在稀土冶炼应用场景的探索和实践斩获大赛一等奖,并获得20万元奖金;去年底,赣州中科拓又达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成为赣州高新区第3家院士工作站,标志着该公司的稀土冶炼技术走在了行业前列……2018年以来,赣县区以“中国稀金谷”建设为引领,围绕稀土稀有金属首位产业,立足新型工业化主引擎的新定位,坚持创新驱动,突出项目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将培育顶级制造业集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实现制造强区。
 
  聚焦首位产业
 
  释放“航母效应”
 
  产业强则经济强。2018年,赣县区107家规模企业中,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及应用产业企业34家,比2017年增加6家;新引进的20个产业项目中,首位产业占15个,总投资113.5亿元,占比高达80.27%。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迅猛,目前该区共有6家磁材生产加工企业,年产量2.6万余吨,占全市同行业半壁江山,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该区是全国仲钨酸铵主产区之一,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是江西省钨制品主要产地。
 
  赣县区通过打造以粤磁稀土、嘉园磁电为龙头的钨和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寒锐钴业、坤阳锂电池为龙头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产业集群,以拓又达、珐玛珈、洛太奇、希美埃为龙头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不断调整和优化赣县区的工业结构,做大做强首位产业,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释放出“航母效应”。随着首位产业规模和集聚度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增强,赣州高新区被国家工信部评为新材料(稀有金属)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8年,该区首位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亿元,利润总额达5.4亿元,纳税金额3.9亿元。
 
  擦出科技火花
 
  点亮“赣县制造”
 
  近日,在位于赣州高新区的赣州澳丽尔化妆品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而快速地打包产品。据介绍,该公司生产的一系列个人护理及日化产品销往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中东等地的数十个国家。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赣州澳丽尔化妆品公司产品的热销缘自产品的不断创新。赣县区引入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在赣州澳丽尔化妆品公司设立绿色化妆品创新研究中心,为公司研发新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要突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科技创新是关键。赣县区积极指导企业申报省市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申请专利,不断提升企业研发能力。2018年,赣县区共指导园区7家企业申领并获得2017年度市级科技创新券资金65.15万元。同时,赣县区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科技创新奖励审核兑现工作,共受理申报企业79家,兑现奖励资金492.3万元。该区还积极争取科技资金,帮助园区16家企业争取获得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160万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和科技平台的建设将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撑。”赣县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说,2018年,该区专利申请量达1233件,授权专利827件,同比分别增长5.2%、42.3%,居全省前列。
 
  如今,赣县区已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8家单位达成合作,共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赣州稀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正式入驻“中国稀金谷”核心区,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稀金新材料研究院建设快速推进。赣县区努力争取与中科院加强交流合作,为“中国稀金谷”建设提供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撑,共建重点研发平台。该区已成功引入江西泰斯特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正申报建设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分中心;积极引导腾远钴业加大创新投入,建设企业研发中心;成功获批组建江西省钴系列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落实人才政策
 
  抢占“智造”高地
 
  “我们希望能够在伺服电机和工业机器人领域,跟国外企业一争高下,做国内智能制造的领军企业。”赣州中科拓又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欣如是说。他已带领公司团队取得了120项国家专利,填补了5项国内技术空白。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也是制造强区的关键。近年来,赣县区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将“中国稀金谷”和赣州高新区作为引入人才的主阵地,利用钨和稀土新材料、生物食品、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三个一批”红土地人才聚集工程。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通过落实全市“人才新政30条”,赣县区正从“人才政策洼地”向“人才集聚高地”转变。赣县区与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江西理工大学等9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区还打造了一批引才平台,截至目前,赣县区建立省市区各级平台载体近20个,中国稀金新材料研究院等3家科研机构在赣县区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省级众创空间、文化创意创业园,吸引80多名大学生前来创业;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中国工程院唐任远院士、朱蓓薇院士在赣县区设立院士工作站,为“中国稀金谷”建设注入强大动力。2018年,赣县区共引进高学历人才47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长5%。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