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陈鹏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5日
“我们老两口都七十多岁了,没想到还能住上新装修的房子,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日前,兴国县杰村乡韶溪村贫困户刘光锚高兴地对笔者说。据了解,刘光锚的房子多年失修,但他既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修缮房屋,最终政府出资帮助他对房屋进行了修缮。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兴国县把贫困户的安居问题作为一项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工程来抓,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组织开展了住房保障问题大排查、大调研,针对存在问题实行靶向突破,提出了维修加固、危房改造、保障房安置、易地搬迁和集中供养等5种有效解决途径,切实解决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
针对无建房能力,但其住房有维修价值的贫困对象,该县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特别困难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维修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由政府按每户1.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房屋内外进行全面维修。目前,该县已对928户农户进行了维修改造。
针对自身有建房能力,有一定经济能力和劳动能力,或亲属愿意出资建房的贫困对象,该县通过政策补助每户2万元,予以安排危房改造。此举可解决1783户农户的住房问题。
为帮助全县范围内无经济能力、劳动能力,又确需政府兜底解决安全住房的无房户或住危房农户,该县2017年投入2300万元,大力实施“交钥匙”工程,为481户贫困群众建设了保障房,目前已全部竣工。
针对不少贫困群众因居住环境生产资料缺乏、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贫困的特点,该县通过进城、工业园、圩镇、中心村梯度搬迁等方式,对贫困群众实行异地搬迁。兴国县“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搬迁任务1277户6522人,目前均已搬迁入住;29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建设完工。同时,强化后续保障,规划建设扶贫车间、产业基地、经营性场所,开办微田园、小菜园、农耕场所,完善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让搬迁群众居住习惯、生活方便、就业安心。
针对符合五保户条件暂未进入敬老院或因年龄原因暂不符合五保户条件的对象,全部安排入住敬老院。同时,该县动员党团员、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不定期地到敬老院捐资捐物、走访慰问,与贫困对象交流谈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关心,也在精神上予以抚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