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发展“绿动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3日
|
章贡高新区沙河产业园一角。 特约记者 章璋 摄 |
□朱小清 邱福林
近日,置身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片绿意扑面而来,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行,行道树后则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厂区内一块块绿地点缀其中。
近年来,章贡高新区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通过产城融合、项目建设、创新驱动等,在节能减排降耗、资源再利用、基础设施、产业生态提升、运行管理等方面下力气、做文章,倾力打造绿色生态园区。目前,章贡高新区已成为江西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园区、省级循环
经济试点单位,前不久,还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为全市首个。
产业绿色化
“对园内的产业进行梳理分类,将环境污染较大、高耗能的传统工艺设备逐步淘汰。”日前,章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汉林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章贡高新区从源头把好“绿色关”,对入园项目进行严格把控,并在招商环节中,将节能环保指标作为重要判断依据,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源头控制,推动绿色招商和产业生态化发展。
赣州经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高精尖技术人才,曾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先后研发出8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汽车变速器
产品。如今,章贡高新区在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引导中,围绕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通过发展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系统,初步形成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产业链条和创新体系。
章贡高新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强力推动,依托并继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推进“青峰药谷”五大板块建设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章贡高新区还注重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发展,大力实施“退二进三”工程,深度挖掘城市和产业的互动融合,推动园区从单一工业区向现代化新城跨越。中国(赣州)华东国际综合商贸物流城、赣州农产品批发市场、赣州冷链物流中心等相继建成,水西文化休闲广场、香港海悦酒店、沙河天虹购物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项目等生活、休闲配套设施加速推进。
能耗低碳化
“工厂换了新锅炉后,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每天只要通过仪器来控制锅炉就好了。”在赣州鸿富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锅炉车间里,工人郭云飞笑着说,换成燃气锅炉后,不用再担心废气与粉尘,工作环境干净整洁也没异味,锅炉工人从干苦力活转型为干技术活,“黑领”变成“白领”,大家都抢着做。
为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章贡区大力推进煤改气、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还专门制定了《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对燃煤锅炉采取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主动进行“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改造。该区严格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落实节能监察工作,鼓励企业进行“煤改气”,淘汰燃煤小锅炉,开展工业企业节能技改和技术创新,推广绿色清洁能源。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引导建设天然气加气站,安装太阳能路灯等,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在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章贡高新区尤其注重新、扩、改建项目的节能审查实施,根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吨位标准煤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分档分类分别要求编制独立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登记表。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章贡高新区还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大力使用绿色循环技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绿色节能的方式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资源再用化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的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废旧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及废旧镍氢、锂电池生产高纯度电池原材料的新型环保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以现有的现代化废旧电池回收基地和全省首个废旧电池回收工程示范中心为依托,正积极投建二次废料电池回收处理及电池材料研发基地,致力于打造全国第一大镍氢、锂电电芯生产基地。
在有色金属业态上,章贡高新区通过稀土资源回收再利用实现产品绿色化发展,大力扶持引导企业研发新型高效重稀土萃取分离生产工艺装备及“三废”综合回收工艺,建立配套回收产业链,实现稀土资源的循环利用。章贡高新区还引导推广智能回收模式,建立全面、高效、环保的逆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镍、铜、锌等重金属废料回收综合利用和废旧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等产业初具规模。
此外,章贡高新区还进一步加大园区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设了多座污水处理厂、电镀废水及生活污泥处理厂、工业固废堆放场等,不断提升污水、污废集中处理能力,并采购安装了一套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实现对园区内企业污染源及园区环境质量的不间断监控。目前,章贡高新区建有全省第二个、全市第一个工业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1万吨,建成全国第一个电镀废水集中处理、零排放集控区,日处理污水53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