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尾矿坝 如今绿如茵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4日
|
重披绿装,尾矿坝重焕生机。 |
|
|
杂草丛生,尾矿坝隐患重重。 |
|
|
整治后,市民多了休闲健身好去去。 |
|
□谭荣昌 特约记者 陈声年 文/图
地处赣州最南端的全南县,有一座赣南较大的钨矿,叫江西大吉山钨矿,是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历史上分别建设了1号、2号尾矿库。1号尾矿库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国外设计,1958年10月开始使用,于1976年停止使用。尾矿库停用后,矿里组织工人对尾矿库滩面进行过平整,覆盖400毫米厚泥土,种植树木,但由于90年代民工在尾矿库内盗采盗挖和洗砂,加之居民开挖鱼塘,造成库区内高低起伏,表面坑洼高差10多米,整个区域杂草丛生,坝面积水严重,雨季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为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要求对尾矿库隐患进行治理暨闭库工程的财政补助。2011年9月,获得国家给予1号尾矿库闭库暨隐患治理工程项目批复。2009年10月,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委托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对尾矿库区的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探,并提出《进行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一号尾矿库综合治理闭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12年5月3日该公司全面展开工程施工。工程治理主要内容有:主坝加固、主坝整治、覆土及植草皮。施工期间,该公司精选一流施工队进行作业施工,严格尾砂库区管理,不准与工程无关人员进入,确保大雨季节防洪安全。加强生态修复,采用新技术在尾沙坝上种草固沙,做好绿化美化工作。整个修复工程于2013年7月23日全面竣工,总投资6000万多元。经过五年的生态保护和美化、绿化,现如今的大吉山钨矿尾矿库绿草如茵,美景如画,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附近的居民都喜欢来这里休闲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