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地市场开启降温开关 10月住宅用地成交数量金额双降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4日

    本报记者 杜雨萌
 
  尽管当前土地出让金总体仍处于历史高位,但从近期多家房地产研究机构发布的土地市场报告可以明显发现,虽然土地供应数量明显增加,可土地市场却已开启降温“开关”。
 
  如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受其检测的300个城市中,虽然共推出土地2628宗,环比增加11%,但实际成交土地却只有1845宗。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共成交588宗,环比减少16%,同比减少38%;从土地出让金来看,10月份土地出让金总额为2869亿元,环比减少9%,同比减少28%。
 
  “临近年底,土地市场供应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地在全力保证年度土地供应目标的完成。”昨日,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受市场层面影响,各地土地供应目标完成度差异较为明显,导致部分城市土地供应集中在年底释放。从全年土地成交数据来看,受房企拿地谨慎度提高、房企销售走弱致现金回流慢、资金链紧张等因素影响,土地市场已出现降温明显,尤其是土地流拍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10月份,一二线城市住宅土地的流标数量就以达到44宗,年内合计流标更是高达259宗,同比上涨176%。
 
  张波分析称,从今年土地市场流标数量的增多,可以切实感受到“地王”地块的销声匿迹,而这作用在土地市场的直接表现就是“面粉降价”、楼市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限价因素影响,导致房企对于未来的房产上市交易价格持有更为保守的预期;另一方面,在楼市调控不断从严且不放松的背景下,也让房企对于未来楼市走势不抱有乐观态度;再者,虽然上半年央行向市场投放了更多的资金流动性,但对于房企来说,融资难依然是摆在面前暂未缓解的问题。资金压力的骤增也是房企拿地更趋谨慎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当期土地市场热度偏低的背景下,更加有利于整治闲置土地的推进工作。而对于时有发生的土地流拍现象,该分析人士预计,在市场和企业关于地价的“磨合期”度过后,土地挂牌价格应当会更加符合企业预期,流拍现象同样有望趋缓。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