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多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政策密集落地:提供低成本资金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

    多地纷纷出实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最近一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政府部门和地方监管部门陆续部署和出台了新一轮的支持民营经济政策措施,其中,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成为多地政策发力重点。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方面,推动银行资金向民营企业倾斜、直接为民营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完善融资担保制度等成为各地政策清单上的重要选项。
 
  北京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将设立70亿元人民币的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通过循环使用,每年可支持小微、民营企业获得不少于120亿元的票据融资。另外,针对当前民营上市公司面临的股权质押流动性危机,北京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均提出设立市场化基金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发展。
 
  上海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三个100亿”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包括将建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为优质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100亿元,逐步扩大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规模至100亿元。
 
  浙江银保监局筹备组负责人表示,浙江银保监局筹备组日前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对民营企业要提高授信业务考核权重,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在信贷准入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不得简单压贷、抽贷、断贷。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政策切中民营企业融资痛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主要是为了解决民企信贷问题。民企生存能力偏低,信用风险高,这部分超额风险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来分担。“地方政府设立基金并入股相关企业旨在化解上市民企股权质押流动性危机。现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面临爆仓风险,一方面银保监会出台政策,让银行对股权质押灵活处理,不要一味平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出招,这些均有利于化解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困境和压力。”曾刚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相关政策旨在引导商业银行改变理念,不要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的市场准入。另外,引导银行在风险识别、考核激励等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金融机构在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金融供给的同时,也必须要把控风险。曾刚表示,金融机构必须判断企业融资需求是否合理。“一些有合理融资需求、以前可能被市场错杀了的民营企业,应该是支持的重点。但一些过度扩张脱离主业,或是不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而将要被淘汰的民营企业,则不该被支持。”他说。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