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311只个股定增破发 私募参与定增更趋理性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北京)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1日

    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近一年来,A股市场共实施了463次定增,而至6月19日收盘,340份定增方案已经破发,涉及311家上市公司,破发占比超过七成。在弱市环境下,破发潮再现,定增主题基金业绩亦表现不佳,亏损最大的一只基金今年以来已经损失21.68%。

    有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有鉴于此,目前机构参与定增更趋理性。至于二级市场,国企央企的定增破发可以纳入选择标的范畴,破发虽然不能形成价值低估的结论,但可以起到缩小标的筛选范围的作用。

    311只个股定增破发

    数据显示,2017年6月20日至2018年6月20日,两市累计实施了463份定增方案,募资总额9710.98亿元。截至6月19日收盘,已有340份定增方案实施后跌破发行价,定增破发占比达到73.43%,涉及311只个股。

    在这311只定增破发的个股中,较定增发行价跌幅超过20%的个股达到172只。其中,破发幅度最大的是天神娱乐,较定增发行价折价达到62%,其次是*ST宝鼎,其折价也达到了61.77%。此外,15只个股的折价率超过50%,分别是荣之联、杰赛科技、鼎汉技术、兰石重装、汉邦高科、三七互娱、航天长峰、世纪鼎利、中文在线、中孚实业、万润科技、赛摩电气、隆基机械、广信材料、科力远。

    在定增破发个股中,去年实施混改的中国联通(港股00762)定增募资615.46亿元,截至今年6月19日收盘,折价率达到了27.09%。这意味着,615.46亿元的资金浮亏达到了166.73亿元,成为浮亏金额最大的定增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有几家公司刚完成定增不久便已破发,如神思电子,增发上市日为5月30日,截至6月19日收盘,折价率已经达到了44.54%。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公司的定增项目让参与定增的机构损失惨重,将深刻影响定增市场的参与逻辑。未来机构对于定增将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更为谨慎地参与定增项目。

    业绩不佳 定增基金要转型

    在此背景下,与定增直接相关的定增主题基金今年以来的表现亦不尽如人意。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公募市场上共有33只定增主题基金,有29只基金今年以来亏损。其中,业绩表现最差的一只定增主题基金今年以来已经亏损21.68%。

    实际上,定增市场在2016年火热后不断降温,定增主题基金难以获利。而监管新政的接连出台,也促使市场上的定增主题基金加速转型。今年以来,已经有2只定增主题基金完成了转型,如广发睿吉定增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已经转型成广发睿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九泰锐华定增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转型成九泰锐华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另据了解,建信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已就旗下定增基金转型提交了议案。还有几只定增主题基金年内将陆续到期,如国泰融信定增灵活配置、大成定增灵活配置、银华鑫盛定增灵活配置等。

    机构参与趋于理性

    随着再融资和减持新规的发布,以及个股定增破发潮的出现,一级市场参与定增的逻辑有所变化,A股定增正面临新生态。

    参与定增的私募韬韫投资总经理张润表示,目前在一级市场,参与定增的各方均趋于理性。一方面,上市公司融资是基于真正的项目需求;另一方面,套利性投资者退出市场,以价值投资为理念的专业投资者成为主流,投资者结构优化。而且,机构投资者话语权增加,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保底类定增项目增多。另外,底价发行增多。2017年6月份以后首轮募集不充足的案例数量逐渐增加,追加认购案例数和比例也明显增加。

    那么,二级市场破发个股有没有投资价值呢?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的上海国钰投资合伙人李涛表示,主要还是看国企和央企,如中国联通就是很确定的标的,而民企定增主要用于外延并购,商誉减值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下策略是选择一些破发的国企和央企定增个股,这些个股股东增持、资产注入预期确定,在市场大跌过后,只要策略明确,就可以拿着不动。

    上海云荣浙兴投资中心合伙人汤浩表示,破发不是构成价值低估的结论,而且破发股会形成隐形的流动性压力,所以还是要从公司的基本面研究着手,但破发可以起到缩小筛选标的范围的作用。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北京)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