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资本市场开放发展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3日

    □本报记者 费杨生
 
  “新三板+H股”落地,标志着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最基础一环的股转系统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再加上H股全流通试点起航、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原油期货上市……一系列开放措施昭示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发展渐入佳境。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点上,资本市场开放发展呈现出重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提质增效”新特点。
 
  中国资本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根发芽的,最初的开放举措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国际资本、解决外汇短缺和筹措经济发展资金等。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发展驶上快车道。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资本市场开放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使命,应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来走稳对外开放之路。
 
  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支持并非简单的筹集资金,而更多的是全球范围的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这需要吸引成熟的国际资本、长线资本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境外企业来境内上市,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这从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引入国际投资者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引进来”与“走出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更多“走出去”路径,推动内控制度良好的资管机构、上市公司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
 
  “新三板+H股”不仅可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增加融资渠道,更有助于企业拓宽国际视野,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全国股转系统的国际化水平,优化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升估值效率。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改革发展,已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更多国际竞争的基础和实力。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资本市场的开放不会止步于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宽、经营范围扩大等,而是在促进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一流投行和资管机构等方面循序渐进,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安全、高效地实现开放发展。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