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国内消费金融发展迅速 科技领先不惧外资的竞争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2日

    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提出在年底前要推出鼓励外资进入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政策,引发各界关注。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消费金融领域外资开放较早,目前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外资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有5家。

  马上消费金融CEO赵国庆认为,国内消费金融公司在发挥科技引领和驱动方面占据优势,因此不惧外资竞争。同时,随着外资进一步进入,国内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学习外资的运营和流程方面的精细化管理经验。

  国内消费金融发展快

  2009年银监会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2010年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四家试点公司相继开业。4家公司中就有2家有外资背景。捷信消费金融为外商独资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这些外资背景消费金融公司中,发展最好的当属捷信消费金融,其次为苏宁消费金融,其余公司陷入微利甚至亏损境地。

  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外较优秀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国内发展较早,主要依赖线下展业。

  “但就目前来看,线上比线下业务更加发达,比如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和苏宁消费金融成立时间较短,加大线上拓展业务比重,规模和效益增速很快。”一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总监对记者表示。

  实际上,2017年业绩显示,2015年开业的招联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在发展规模、净利数额和增速方面超越多年领先的捷信消费金融。

  科技领先不惧竞争

  赵国庆认为,由于消费金融小额分散,无法再用传统的信贷方式和方法,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而我国在科技核心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工业4.0等蓬勃发展,“我们有信心发挥科技领域的优势。”

  如何应对外资大幅开放后的挑战?赵国庆认为国内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创业+科技+消费金融”禀赋。

  他解释,“创业”是指消费金融公司要有创业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科技”是紧随国家科技兴国战略,发挥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做到眼光长远,坚持科技的长期投入;“消费金融”则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金融,钱从银行出来到消费场景中去,拉动内需和去杠杆、去库存和去产能。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