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冰
大红灯笼高高挂,门神福字喜对联,随着春节进入倒计时,《金融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区多家大型超市,进门便被这番红红火火的喜庆景象所吸引。
在日渐浓厚的“年味”下,市民采购年货的热情被迅速点燃。据超市的导购员介绍,从腊月二十二开始,超市已明显进入了年货销售旺季。除了坚果、干货及粮油等“年货主角”大卖,各类水果、牛羊肉等农产品也逐渐成为了销售主力。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今年春节前,各大超市、市场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事实上,这从侧面对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进行了一次有效检验。
水果等农产品销售进入小高峰
在位于超市二层的水果称重区,记者看到,虽然为缓解称重排队压力,超市已加开了4个称重区,但每个称重区仍然排起了长龙。
正在排队的市民吴女士不时清点着购物车中成箱的苹果、橙子、草莓等待称重的商品。聊天中,吴女士把自己列的购物清单展示给记者,单子上仅蔬菜、水果、牛羊肉等就罗列了10多样。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买的随时都能买到,价格上也没有感觉比平常有太大变化。”吴女士说起儿子马上要从外地回家很是兴奋,“备好年货,施展厨艺,等着孩子回家吃团圆饭。”
记者与超市工作人员交流后了解到,类似吴女士这样囤货过年的市民已经进入了采购高峰,而从近日产品供应情况来看,水果、肉类等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价格也较为平稳。
“现在蔬菜、水果和鱼肉类供应都很充足,价格也没有大的变化,而且现在正是年货大战的时候,我们的促销优惠力度也很大。”上述工作人员说。
市民百姓采购年货的热情高涨,正带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进入黄金期。
“现在是百姓采购年货的集中时期,也正是合作社苹果、梨、橙子等农产品销售的高峰期。”位于北京市平谷区的绿谷汇德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过,要抓住节前黄金销售期的时点,合作社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最离不开资金的及时支持。
“我们需要提前筹备资金备货,同时我们的下游客户水果超市存在一定账期,往往会导致春节期间合作社流动资金较为紧张。” 绿谷汇德合作社负责人说。
经营种植草莓、蔬菜、红肖梨等农产品的北京奥仪凯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曾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资金问题。
“由于原有合作社大棚年久失修,墙皮脱落严重,保暖效果下降明显,农产品产量及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亩产草莓只有1900公斤左右。” 奥仪凯源合作社负责人表示。
银行资金助力合作社平稳供应农产品
由于合作社的农产品主要销往商超及平台网站,在临近春节的销售高峰之际,合作社农产品产量稳定,不仅意味着这些专业合作社自身能够顺利把握住销售黄金期的机遇,同时,这更是春节期间市场正常供应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会对节前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起到一定作用。
“春节销售高峰,合作社能够实现产品的稳定供应,离不开银行资金的及时支持。” 绿谷汇德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就在前不久,该合作社收到了来自北京银行发放的200万元贷款资金。
据悉,2017年年末,北京银行联合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绿谷汇德合作社发放了贷款70万元,成为北京市平谷区合作社首笔“农权贷”业务。今年1月19日,该行再次发放贷款130万元,共计实现了200万元贷款资金支持。
“这不仅帮助合作社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促进我们收购当地农产品,保障了春节期间合作社平稳的运营。” 该负责人表示。
作为草莓的重要供应商,奥仪凯源合作社同样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2017年8月至11月期间,北京银行为其累计发放固定资产贷款1750万元,用于合作社老旧大棚改造项目,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拆除老旧大棚,新建新型日光温室,为合作社带来一定程度的收入增长。
奥仪凯源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在银行贷款资金支持下,该合作社新建了大棚45个,亩产草莓已经提高到2500公斤左右。同时,由于新改造大棚日照充足,使得草莓的口感也有所提升,产量及质量均有所提高,实现增收近200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也保障了今年春节重要时点的产品供应。
市场有序运营折射农村金融服务新貌
农产品市场能够有序应对春节“年货大战”,也成为近年来银行业支持农村金融建设的一张亮眼成绩单。
作为深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首单面向经济合作社发放的贷款业务,对于平谷区绿谷汇德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支持,正是北京银行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任务、践行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
长期以来,该行通过把服务“三农”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服务对象,通过持续创新,发放惠农贷款上千亿元,惠及上千万农户和农民,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打造了惠农金融亮丽品牌。
早在2009年1月,北京银行在首都银行业中率先成立了郊区管理部,全面支持北京郊区“三农”业务发展。多年来,该行积极与多地农委、旅游委、政策性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合作,设计针对种养殖户、合作社社员、民俗旅游户等的贷款支持方案,促进农户脱贫致富。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以产业化农户为核心,按照民俗旅游、农业供应链模式、合作社模式等不同业态,完善富民贷产品体系,通过“总行引导、分行发起”,自下而上形成“一行一策、百花齐放”的创新氛围,针对各分行客户和特色产业构建农业产业产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自2014年在业内率先推出富民直通车以来,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品牌和产品,涵盖了富民卡、富民贷和富民通三大体系,全面满足了郊区农民在理财、创业和支付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户提供了一站式综合性金融服务,也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3年来,北京银行共计发放富民卡60万张,并为4万余农户发放涉农贷款140亿元、户均35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让广大农民及时获得资金,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