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须严惩不贷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0日

  近日,辽宁锦州市国土局凌河区和古塔区两个分局向企业乱收费的做法,被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曝光。此次一同被曝光的还有不少是政府不讲诚信、招商引资承诺政策不兑现、为企业服务推诿扯皮的行为,都是破坏营商环境、违反《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案例。

  在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中,有的从表面看,相关职能部门在办理业务手续时依法依规,却在事实上“把企业整没了”;有的在制定规章、执行规定时“走上限”,在弹性限制内就高不就低,缺乏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真正站在企业和群众需求的角度落实政策;更有的玩弄权术,推诿扯皮,甚至吃拿卡要……这些行为都在失职渎职甚至违法乱纪,岂能饶恕?

  破坏营商环境难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使企业支付不必要的成本。长此以往,将严重损害企业对当地发展环境的信心,甚至导致企业外迁。同时,一家企业对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差评,会在企业间的商业合作中不断传播,降低该地在整个行业中的声誉,进而导致投资减少,对该地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所以,破坏营商环境的后果很严重。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必须“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不贷。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政商关系“亲清”的程度以及政府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的表现,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营商环境的优劣。期待各地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力度,通过查处、通报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为本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除弊,为优化营商环境清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国栋)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