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对“公职老赖”法律板子要打得更响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5日

  近日,浙江丽水市法院系统集中传唤全市所有214名“公职老赖”。他们被带至各执行法院的数字法庭接受远程教育,了解拒不履行裁判义务的后果。当天,就有6人还清170多万元欠款,其余的人也都写下了限期履行保证书。

  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的人。此次丽水市法院集中传唤“公职老赖”214名,说明“老赖”现象并不是个别存在,也说明有少数人存在侥幸心理,对法院传唤通知故意视而不见。按说公职人员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理应做诚实守信的排头兵,以自身行为引领社会风尚,不应成为“老赖”中的一员。可现实中个别公职人员既有能力偿还债务,又有义务偿还债务,却当起老赖,实在让人愤怒。

  “老赖”现象不时出现,说明我国诚信体系和惩戒体系还需抓紧完善并严格落实。特别是对那些“公职老赖”,除要使用社会公告等手段,还应让法律的板子打得更响。一是对“公职老赖”实行通报,法院将相关情况以书面方式函告其所在单位;二是“老赖”行为应纳入干部考核标准,如果一名干部成了“老赖”,其相关考核就应被评判为不合格,使其失去职务晋升的机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唐 蕾)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