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如何对待背街小巷是发展理念的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1日

  据报道,近两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共整治了402条背街小巷、306个老旧社区以及107个农贸市场、48所学校、18所医院的周边环境,受惠群众近300万人,群众满意度高达97%。

  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整治,是很多城市在发展中遇到的“痛点”。一般来说, 这些地方往往环境脏乱差、功能有缺陷、管理不完善,相关问题解决和治理起来有难度,不易出成绩。遇到此类问题,有些城市习惯“绕着走”,实在回避不了的,便建起“遮羞墙”搞临时“提升”,或者以“等拆迁开发”为由将问题一再搁置。于是,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里私搭乱建、开墙打洞、违规停车、乱堆杂物、凌空架线等问题“涛声依旧”,群众生活舒适度大受影响。

  其实,如何对待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可以折射出政绩观的问题。与建高楼、大街道、大广场、大绿地等“大手笔”工程相比,对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地下管廊的整治,不容易被人发现,也不容易出成绩。为了能在任期内快速出政绩,一些城市管理者偏向于打造“面子”工程,对费时费力又不容易讨好的“里子”工程选择性忽视。在这种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下,一些城市的主干道被打扮得漂漂亮亮,中心商务区高楼林立。可是,一到那些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就让人直摇头;一到汛期,“城里看海”“街上捉鱼”的内涝现象也不时发生。两相对照之下,百姓难免内心不舒服,对有关部门的工作难以认同。

  所以说,城市建设不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不能只关心城市主干道、中央商务区等“面子”问题,也要对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地下管廊等“里子”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要看到,背街小巷、老旧社区的整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马虎。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对待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归根结底是发展理念的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部门应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推进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整治等民生实事就是如此,应让百姓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为民理念,更大程度地汇聚民意、凝聚共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广 原)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