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央行高层表态后第一个工作日:17家P2P叫停首付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5日

    独家丨17家P2P叫停首付贷
 
  21世纪经济报道 庞华玮 广州报道
 
  在上周六(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潘功胜在两会中明确表态不能做首付贷之后,P2P平台迅速做出反应。
 
  3月14日——央行高层表态后的第一个工作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从盈灿咨询获息的数据显示,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17家平台停止了首付贷相关业务。有1家平台仍在发首付贷相关标(生活贷),2家借款端仍然有相关业务展示(汇理财、合花易贷)。
 
  停止首付贷的17家平台为:财佰通、合伙人、达人贷、大数云融、世联集金、搜狐旗下搜易贷、搜房网房天下天下贷、房金所、链家旗下家多宝、广州e贷、合汇贷、理财范、国诚金融、多宝贷、中瑞财富、富本贷、房融所等。
 
  根据盈灿咨询的研报,目前有20家P2P网贷平台对接首付贷资产为主要业务,这是3月14日针对这20家平台所做的一个最新调查。
 
  “我们公司上周二(3月8日)首付贷产品已下架。”一家大型P2P平台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增量不会做了,存量部分逐步解决,一步步退出。”
 
  “部门已取消掉了。”一位做P2P首付贷的部门负责人也表示,P2P平台不能顶风作案。
 
  “现在还没有接到禁止做首付贷的新通知。” 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周末人行高层的表态,定性首付贷涉嫌金融违规,首付贷已踩了金融的红线。
 
  P2P首付贷:近8个月45亿
 
  盈灿咨询提供给记者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13日,2015年7月开始近8个月首付贷成交量约为45亿元。
 
  而盈灿咨询3月10日的报告指出,由于2015年7月前首付贷的成交规模相对较小,因此P2P网贷行业参与首付贷模式的金额预计不足50亿元。最近的8个月,除了2015年10月、今年2月因为季节性因素的原因,其他六个月出现了单边上涨,2016年1月单月成交量已经达到了9.2亿元。
 
  不过,首付贷的数据与房地产市场万亿成交额相比,微不足道。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一款首付贷产品,借款利率7%,P2P平台发标为12%,两者的差价为平台的收益,仅为5%。“一般至少要6个点才能覆盖经营成本,如果员工薪酬高,要7-8个点才能覆盖。这样做法是平台为冲量做了贴息。”上述人士表示,因为收益远低于民间借贷——目前民间借贷年利率为20%以上,所以民间金融愿做首付贷的不多,除非公司有房地产背景,或房地产商为售楼与中介合作推首付贷产品。
 
  谨防改头换面的风险
 
  曾光表示,目前深圳线上首付贷的存量为20亿-30亿,首付贷在房贷中占比不高,希望此次首付贷退出,政府能与做首付贷的平台充分沟通,打压、整治首付贷的同时,不要伤害平台的创新积极性,做好窗口指导工作,对存量进行合法合理的结清。同时,避免平台变相换个贷款用途再做首付贷,做好监督。
 
  对此,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明面上今后不会有民间金融再去碰首付贷了。但实际上,首付贷已存在多年,在被打压后,可能会以别的形式出现,如消费贷款、信用贷款、装修贷等。
 
  地标金融总裁刘侠风也告诉记者,“看趋势,首付贷肯定要叫停。”他表示,首付贷体量不大,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不大,不应当一刀切,应区别对待,应考虑支持刚需购房者需求。
 
  而盈灿咨询表示,由于首付贷产品利息高、周期长让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大增,而这部分购房者资质相对较差,一旦购房者出现违约无法偿还贷款资金,房产下跌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而这也会将风险传导至银行体系,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对于央行为代表的监管层,其暂无法对首付贷进行准确监管控制,此次发表整顿首付贷的言论也是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所以央行的做法也是比较合理的。
 
  在首付贷停止之后,盈灿咨询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目前P2P平台的其他房贷产品,如按揭贷、赎楼贷等数据并没有明显下降。
 
  以链家理财为例,其家多宝9号属于赎楼贷款,汇总其近期成交数据发现1月成交量达到了8.4亿元、2月成交量达到了5.8亿元,3月半个月不到已达3.1亿元。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