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陆金所最新阳谋:打造P2P平台的天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4日

    本报记者 朱志超 深圳报道
 
  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刀阔斧的业务整合,正在平安集团多个子公司内相继上演。
 
  8月13日,中国平安公开宣布,旗下的陆金所、前海征信将联手打造P2P行业的“人民公社”。这是继7月平安付、万里通合并后的又一轮转型、整合潮。
 
  此言一出,震惊业内。何谓“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简而言之,此前剥离辖下P2P小贷业务至普惠业务集群的陆金所,将联合前海征信,打造面向全国P2P机构的开放型平台,向P2P机构输出其产品设计、征信风控、系统平台、催收服务等优势业务和技术。
 
  “实际上,做开放式交易平台,是马明哲于2011年设立陆金所的初衷。”平安集团一高层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只是当时囿于自身经验不足、大环境也不成熟,才一再搁置至此时。”
 
  陆金所,全称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据前述人士透露,陆金所转型成为开放平台是今年年初已定调的事情,亦正出于此考虑才把P2P业务予以剥离。“新规划中,颇有点打造金融资产交易‘天猫’的意味。”
 
  至此,一个无边际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将逐步浮出水面。截至目前,陆金所用户数已达1200万;今年1月-7月,P2P交易量逾200亿元,超过2014年全年交易量,预计2015年全年P2P服务交易量约为500亿元,超过去年三倍。
 
  多向输出
 
  在平安内部,马明哲经常举一个例子:传统书店巴诺(Barnes&Noble)的市场在今年时间内从40亿美元跌至9.3亿美元;而线上的亚马逊却从240亿元飙升至1912亿美元。
 
  “巴诺是养牛喝牛奶,卖自己的书为客户服务;而亚马逊的模式则是打造牛奶市场,为所有愿意在市场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提供服务。两者有本质差异。”马明哲如是认为。
 
  多位平安集团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打造开放交易平台的构想一直在马明哲的计划中,于该时点提出陆金所的转型更多是考虑到“市场热度、成熟度差不多”。目前陆金所累计仅个人零售端交易总额已超2000亿元,与超过300家提供资产的机构合作。
 
  据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介绍,未来陆金所开放平台战略将更加全方位,旨在打造一个包括P2P、保险、票据、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内的标准化、非标资产交易平台。
 
  在计葵生看来,陆金所针对P2P公司打造资产交易开放平台的天然优势在于:
 
  其一,获客端,陆金所坐拥逾1200万投资P2P产品的用户资源,能为P2P公司提供丰富的流量资源,降低其在线市场推广与获客成本;
 
  其二,系统平台,陆金所能为P2P公司提供成熟的、安全的金融行业后台系统;
 
  “此外,陆金所还将向进驻的机构输出风控标准、技术,同时逐步引入并丰富网贷配套的产品体系,引入履约保证保险、第三方担保、保证金等增信措施。”计葵生透露。
 
  对于P2P公司加入陆金所开放平台所需承担的费用,计葵生则并未多言,仅指出,“会对进驻的机构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将根据其所需的服务、产品类别、风险程度等进行市场化定价。”
 
  然而,在打造“金融资产交易的天猫”这一道路上,陆金所亦并非一枝独秀。此前由恒生电子、中投保、蚂蚁金服共同设立的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网金社便是其中一名劲敌。
 
  联袂前海征信
 
  陆金所近两年来爆发式的增长,与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背景不无关系,不少投资者所看重的便是其背靠平安集团,抱着“隐形刚兑”想法的绝不在少数。
 
  然而,随着陆金所“摇身一变”为开放平台,P2P机构成功进驻后,其产品将被放到陆金所平台上向全社会投资者出售,那么过去“隐形刚兑”的说法会否失效?
 
  对此,前述平安集团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质上就是增信的问题。P2P行业发展日趋成熟,未来产品的收益与风险一定是相匹配的,所以肯定不存在‘永远的兜底’。”
 
  该名高管认为,行业内P2P公司的痛点分散不一,其中包括:获客问题,流量引流难;产品设计趋同,甚至有违规的操作;后台IT系统的建设不成熟;借款人信息不透明;缺乏专门的催收团队等。
 
  “‘陆金所+前海征信’联袂打造的开放平台,相当于两方的能力拼在一起,形成‘菜单式’管理,P2P公司的薄弱项在哪里,就选择相应的服务板块补缺。”前述高管坦陈。
 
  此外,在前海征信总经理邱寒看来,并非任意一家P2P公司的产品都可以在开放平台上销售。前期,陆金所、前海征信将对有意向进驻的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公司实力、平台性质等;其次还要对出售的资产包、借款人的资质等方面进行调研。
 
  “最后我们会把尽调的信息出具报告向投资者公布,包括单个P2P投资标的风险程度怎么样,所匹配的收益率水平怎么样,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等,均会有所涉及。”邱寒直言。
 
  而关于对合作方P2P公司的筛选,计葵生则坦言,“对P2P公司的业务量大小并无要求,但它的品质必须比较好。我们预计,部分P2P公司与陆金所合作后,其总体运营成本能降低20%以上。”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