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钱荒”下“小贷”不慌 顺势搅热“典当”

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8日

    “钱荒”下“小贷”不慌 顺势搅热“典当”

  目前沪上小贷公司业务量并未明显受到钱荒影响,某种角度看,钱荒对小贷公司还是一种利好。但与机会并存的是,小贷行业同样会出现融资难以及逾期率、不良率贷款双升的风险。

  国有背景小贷不怕钱荒

  从进入今年开始一些小贷公司像记者透露,公司业务量有所增长,一些小企业有意转战典当行或小贷公司,一位小贷公司的负责人说:“这两周上门贷款客户较多,风控部门也正在加紧对企业进行审核。”

  看到有大量客户上门,本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有些公司却在望而兴叹:“钱荒”让部分小贷公司更难融资了,“四大银行工作人员都表示贷款发放授权已上交给总行。”

  对于小贷公司来说,融资杠杆比例只有0.5倍,即放贷量最高达到资本金的1.5倍。“也就是说,如果小贷公司自身资金量不足,难以向银行借到钱,那么或会面临‘无钱可放’、有客难接的情况。”

  但是,对于那些类似绿地小贷、张江小贷等一些国有背景或是受政府支持的小贷公司,钱荒对他们并没什么影响,但是一些民营背景的小贷公司融资一向比较困难,钱荒后受到的影响更大。

  高成本令部分小贷难赚利差

  目前,中国银行6个月以内贷款的基准利率为5.6%,6个月至1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为6%,上述利率的4倍分别为22.4%和24%。即小贷公司6个月内或6个月至1年期贷款的年利率不可超过22.4%或24%。

  钱荒冲击利空大于利好,如果小贷公司难以向银行融资,则无法赚取小贷房贷与银行利率中的利差,对部分小贷公司的打击是巨大的。小额贷款公司不是金融机构,不具备吸收存款功能,只具备放款功能,而且只能使用自有资金放贷,如果无法融资,就只能靠股东的自有资金放贷。但是,资金有限且利用率低下,放贷成本居高不下。

  两头借贷或引发小贷不良率进一步提高

  遭遇钱荒的同时,银监会下发防范外部风险传染通知,列出了银行须重点关注的外部风险五种主要来源,包括小贷公司、典当行、担保机构、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这意味着即使钱荒过去,各大银行可能依然会收紧对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贷款。

  业内人士透露,小贷行业成立至今已有4-5年,风险会逐渐显露出来,逾期率、不良率上升都不算意外。去年年底小贷公司逾期率为2.01%,较前年年底0.64%上升1.37个百分点,增长了3.1倍。不良率在千分之0.67左右,“小贷公司近年逾期率、坏账率的确有所提高,目前上海小贷行业逾期率大约在3%-4%,外地就更高了。”

  如果客户是银行、小贷两头借款,以银行的借款来还小贷公司的借款,即通过打时间差、节约时间以及金钱成本,那么,钱荒很可能会导致客户还款来源受影响,从而引致小贷公司逾期率、不良率进一步提高。

  “钱荒”搅热典当小贷公司生意

    “钱荒”的持续蔓延下,部分商业银行暂缓发放贷款,一些急于用钱的个人及中小企业只好从典当行、小贷公司找钱,搅热了这类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生意。但是,对于本身就是中小企业的典当行、小贷公司来说,如果“钱荒”发烧不退,其本身资金情况可能也会不足。

  今年以来典当行业务量有所放缓,但是近两天来典当行找钱的中小企业主增多,业务量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不过因为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消息铺天盖地是在最近两天,所以可能再过几天会更加明显。

  逻辑上来说,银行惜贷,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就会上升,民间借贷利率就会上升,类似小额贷款公司一类的资金提供方的利润就会增加。”上海某券商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表示,近年来香溢融通的主业已经基本变为委托贷款,二级市场有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收益率的上升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上升,如果流动性问题继续蔓延,同样会出现违约的风险,近期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外部风险传染的通知》,将典当行、小额贷公司等列为了各大银行需重点关注的外部风险来源,并且严禁商业银行向典当行等机构放款。

  而典当行的主要融资方式就是股东增资及银行贷款,如果完全是这种所谓的一刀切模式,对于典当行等机构资金面还是会有一些影响 。

分享:

来源:中国金融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