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想借信托渠道获得银行资金将更加困难。昨天,有报道称,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暂停地方融资平台信托贷款。在严查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已经很难获得银行资金的支持。
据悉,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向各分行发出通知,要求暂停通过信托机构对非自偿性政府融资平台发放信托贷款(用于偿还该行平台贷款的除外),暂停发行投向他行非自偿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理财产品(用于与该行互换的除外)。同时,多家商业银行要求各分行加强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资产转出后的授信额度管理。
5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会议指出,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放贷管理。在此之前,地方融资平台也早就被监管部门视为银行业的重要风险来源。4月20日,银监会召开了2010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问题被列为了今年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
根据银监会的新监管要求,各银行应对贷款偿付能力和抵押品状况逐笔评估,在2010年二季度末前如有必要,可要求提供更多抵押和担保对贷款进行重组和保全。监管部门将处理风险的红线划在了今年9月底,要求各银行在“三季度末准确分类提足拨备”。此外,银行应严格限制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新项目发放贷款。
有报道称,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占一般贷款余额的20.4%,全年新增贷款3.0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一般贷款的34.5%。而如果以6%的利息来计算,地方政府一年将为7.38万亿元的贷款付出4428亿元的利息。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的确控制很严格,但也不可能完全停止后续贷款,而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某大型国有银行已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发放核准权上收总行,未经总行批准,一律不得发放。
由于银行资金已经指望不上,很多地方政府开始“迫不得已”地寻找更多融资渠道,保证重点项目的发展。以出台12万亿投资规划的湖北省为例,除政府性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外,将通过招商引资和发行债券、股票、基金等市场化办法来解决。随着国务院5月13日发布“新民营36条”,多个地方政府已把启动民间资本列为找钱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