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辽宁三城商行组团冲刺IPO 东北首单或为盛京银行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4日

    盛京银行总资产达2200亿元,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超过大连银行、锦州银行,但资本充足率为11.3%,上市渴望更强烈

    随着日前证监会上市申报企业名单的出炉,各家地方银行筹备IPO的脉络也逐渐清晰。尽管依靠农商行发展的传统优势,江苏省以5家银行入选名单成为最大赢家。而地处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则以盛京银行、大连银行、锦州银行成为入围城商行最多的省份。

    在经过多年处理了不良资产等历史包袱后,东北地区银行业特别是辽宁省内各家城商行,经济效益、风控指标不断完善。虽然这3家东北地区的城商行均尚处初审阶段,但东北地区首家上市银行登陆A股市场的愿景即将成为现实。

    而综合实力最强,又拥有东北金融区域中心地利优势的盛京银行,则更有希望在这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城商行IPO的“德比大战”中率先撞线。

    “盛京银行在沈阳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当地政府也对盛京银行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股权结构问题取得了大程度的完善,距离上市已经越来越近了。”银联信分析师曾立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东北振兴效果显著

    首家城商行有望上市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曾经的东北这块沃土,一直是新中国工业基地的摇篮和脊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老化和经济相对衰退的现象开始显现。

    和重重负累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东北地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由于各种原因积累了较重的历史包袱,发展逐渐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而最大困难和障碍就是在经济转轨中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的包袱,这一问题在东北地区尤为突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振兴东北金融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条件。历史资料显示,当时东北地区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约为31.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78个百分点。

    正当东北银行业在艰难踟躇之时,2003年,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这一政策的出台如一缕春风,让东北地区经济实力取得了快速增长。经过多年努力,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东北地区经济总量翻了一番,2010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90亿元,同比增长13.6%。

    在国家振兴东北的政策下,东北银行业与东北经济一起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以解决东北地区银行不良资产为契机,融合组织体系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为东北地区的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而东北银行业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号召,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盛京银行几年来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2000亿元,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重组改制、装备制造业发展等重要项目。随着日前国务院讨论通过《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 ,这也必将为东北银行业发展再创辉煌。

    借着东北振兴的春风,该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能力及风控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这点在三家申报上市的盛京银行、大连银行、锦州银行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盛京银行总资产已达22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411亿元,不良贷款率 0.76%,当期实现净利润18亿元。截至2010年末,大连银行资产规模达到1727亿元,实现净利润12.57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0.97%,拨备覆盖率达到257.16%。此外,锦州银行的资产规模也终于在去年进入“千亿阵营”。

    由此可见,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不但经营业绩突飞猛进,风控能力也得以大幅提高。多年前东北地区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高达三成多,而如今这3家城商行的该项指标均不足1%,上市的条件已水到渠成。

    此次公布的名单中,虽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江浙两省各有城商行入选,但数量均少于辽宁。业内人士表示,究其原因,除了江浙两省因所在长三角区域金融服务已比较充分,从区域平衡的角度考虑,特别是浙江省已有宁波银行先期上市,东北振兴牌对于这三家城商行的IPO率先突围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省对比辽宁最强

    城商行扎堆入围成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证监会公布的名单中,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城商行踪影皆无。盛京银行、大连银行、锦州银行均地处辽宁省,这与该省辽宁经济发展实力最强有着必然联系。

    资料显示,2010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90亿元,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分别完成18278亿元、8577亿元、10235亿元,同比增长14.1%、13.7%和12.6%。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无论从经济总量及增速上看,辽宁省均稳居东三省首位。辽宁省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004亿元,这一数据远高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总和,辽宁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升至全国各省区第五位。

    经济实力的遥遥领先,使得辽宁省当地金融机构在东北地区中也具有较强的实力,筹备上市的条件更加完善,从而出现了上市申报企业的东北三家城商行中均出自辽宁一省的局面。

    针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辽宁上市公司数量少,上市速度不快的现状,辽宁省政府对本省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境内外上市步伐。争取14家处于审核程序中的企业尽快实现上市,30余家拟年内上报的企业抓紧进入审核程序。”在2011年3月召开的辽宁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就曾对外表示。他同时指出,“盛京银行、大连银行和锦州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抓紧实现突破,加快主板市场的上市步伐。”

    曾立帅对本报记者指出,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开发带的崛起,辽宁省的城商行逐渐成为当地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区域金融品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大连银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同时表示,监管层不止一次提到过,城商行转型要抗拒“做大的诱惑”和“利润的诱惑”。辽宁这三家银行的经营都具有差异化的特色,这是他们能入围初审的关键因素。

    同省城商行比拼

    盛京银行占优势


    辽宁省内三家城商行在同时入围上市申请名单后,除了要与其它省市地方银行进行角逐外,同省的盛京银行、大连银行、锦州银行也将为成为东北地区首家IPO城商行而竭尽全力。

    种种迹象表明,坐拥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且经济实力强于另两家银行的盛京银行,很有可能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银行IPO的竞赛中率先撞线。

    能够入选上市申请企业的名单,已说明这三家地处东北辽宁的城商行综合实力均不容小视。成立于1998年并在2007年由大连市商业银行更名而来的大连银行,近几年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各项经营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至2010年末,大连银行资产规模达到1727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1424亿元,贷款余额726亿元,实现净利润12.57亿元。同样成立于1998年的锦州银行,截至2011年末,资产规模达到1061亿元。当年实现拨备前利润17.3亿元,同比增加4.8亿元。在银监会监管评级中,连续两年成为全国140余家城商行仅有的10家二级B类银行之一。2008年12月,锦州银行天津分行正式挂牌营业,也开创了我国地级城市商业银行在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先河。

    而盛京银行则无论在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上更是可圈可点,在三家城商行中位居前列。盛京银行是东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雄厚的城市商业银行,其前身由沈阳市商业银行于2007年更名而来。作为率先完成改造重组、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综合经营实力居东北城商行首位,全国城商行前列。截至2011年12月末,盛京银行总资产已达22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411亿元,当期实现净利润18亿元。

    随着2011年国家将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使命交给沈阳,这也为总部位于沈阳的盛京银行提供了更加空前的发展机遇。2011年9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为把沈阳建设成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指明了方向。一个月后,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辽宁中部八城市签署了《沈阳经济区八城市金融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将金融业作为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

    近年来,沈阳经济区金融业逐年发展壮大,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区域金融业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沈阳经济区金融资源丰富,金融业态完善,不仅信贷资产和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占全省一半以上,地方银行业机构资产规模占全省80%以上。作为沈阳市第一家总部型金融机构的盛京银行由于地处沈阳经济区,发展机遇无限。

    国家选定沈阳作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这就要求必须与之相匹配的具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辽宁省人民政府金融办主任王英就对此表示,将强力打造地方金融机构品牌。加快推进盛京银行上市。探索打造沈阳经济区金融强势企业,点燃东北金融中心建设的强力引擎。

    而截止2010年,盛京银行资本充足率仅为11.3%,这一数值比大连银行、锦州银行都低,通过证券市场补充资本的冲动更加强烈。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