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6日
“衣加衣”温暖之旅第十四站昨抵兴国
温暖在冰雪中一往无前
严寒挡不住温暖的脚步。昨日,赣州晚报“衣加衣”温暖之旅第十四站携3000余件爱心物资,不顾冰雪严寒,来到地处边远的兴国县古龙岗镇蜈溪小学,为孩子们带去温暖和新春的祝福。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冷酷,更深切地体会到了人间真情。
蜈溪小学的师生前来接应,帮助搬运爱心物资。
冰雪来袭
爱心车辆刚进入古龙岗镇境内,我们就看见道路两旁和附近的山上不时出现积雪。多年未见积雪的我们不由有些兴奋,赶紧拿出相机捕捉难得一见的景观。可不消片刻,对行程的担忧就将兴奋冲得无影无踪。古龙岗籍的赣州晚报编辑李善财赶紧与前方取得联系,得到的答复是:因为头天晚上下了一整晚的雪,前往蜈溪小学的道路已经被冰雪覆盖,封路了。
我们的心顿时一沉。
没有犹豫,继续向前。我们乐观地认为,现在的天气还不至于恶劣到难以步行的程度,真到了封路的地方,即使肩挑手提,也要将社会各界的爱心送到目的地。
可老天很快就嘲笑了我们的乐观。越往前走,道路越湿滑,两旁的积雪越多越深,不少山坡都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很多树枝被冰雪压弯了,垂到了路边,汽车从下面经过,刮着树枝,碎冰敲击着车顶,激起一阵阵哗啦啦的声响,使我们不由自主地缩起了脖子。我们暗自叫苦,坚定的信念中夹着些许的忐忑与惶恐,但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一往无前。
终于,到达一处山顶上的时候,汽车再也无法前行了。虽然一路走来让我们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们叫苦不迭。一打开车门,刺骨的寒风裹着雨雪扑面而来,硬生生将我们逼得背过身去。适应了好一阵子,我们才缓过神来。放眼望去,四周全是白茫茫的一片,脚底踩着的是厚厚的冰雪,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旁边茶寮的屋檐下,挂着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一排冰凌。没几分钟,我们的手、脸就已经被冻得通红,刺骨的寒冷从脚底直冲头顶。
我们早已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想着怎样把东西送到学校去。可3000多件物资,足有7大包,光凭我们几个人,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温情时刻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我们看到前面出现几个身影,正若隐若现地朝我们走来。不消几分钟,领头的身影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还没等我们开口,一双同样被冻得冰冷却有力的手向我们伸了过来:“你们辛苦了。”
不用说,这肯定是蜈溪小学的老师。李善财认出是他的小学老师李老师,赶紧上前打招呼。
“想想你们早该到了,不放心,出来看看。”李老师的话不多,却让我们胸口一热。随后,他招呼后面跟上来的几名小孩向我们靠近。“这是我们学校六年级的学生,非要跟我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点忙。”孩子们穿得并不比我们多,却不像我们这般瑟瑟发抖。我们担心他们着凉,叫他们赶紧回去,可他们固执地要和我们在一起。
那就一起搬东西吧。孩子们每人抱几捆书包,我们几个大人就扛着几大包衣服和文体用品。此时天更阴冷了,雨中还夹着雪粒,打在脸上,刮得生疼。我们问孩子冷不冷,抱不抱得起,他们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们注意路滑,要小心。有个孩子看记者背着摄影包搬东西不方便,一把拿了过去,挎在自己肩上,也不说话。
步行了几公里,终于到了蜈溪小学。一进校门,孩子们呼啦啦围了上来,使劲地鼓掌。这让我们感到局促不安,我们做得很少,孩子们给我们的却很多。天太冷,我们赶紧叫老师帮忙,让孩子们回到教室。
我们和老师一起,给孩子们送上衣服、文具等,一样一样地送给每一个孩子,满心虔诚。我们告诉高年级的孩子,这不是赠予,更不是施舍,而是分享,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孩子们使劲地冲我们点头,不停地说着谢谢,眼睛里满是欣喜。
一个孩子的鞋子湿了,老远就能看出来。她说是走路来上学的时候雨雪溅湿的,说得轻描淡写。我们赶紧帮她把鞋子脱掉,发现她的袜子已经湿透了,我们的鼻子有些酸酸的。一直义务服务“衣加衣”温暖之旅的赣州源通驾校的司机刘师傅赶紧拿过一双我们带去的新袜子,细心地帮她穿上。
下午2时多了,担心天气变冷路面会更加湿滑把我们困住,我们便和孩子们道别。孩子们冲到走廊上、操场上,使劲向我们挥手,我们一步三回头。
午饭是下午4时多吃的,简单的几样农家菜,我们吃得很香。(记者廖祥云 明心武 张火金 实习生段梦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