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8日
9月6日早上6时,李胜明、肖会玲夫妻俩已经起来了。“7点钟就要开始上班,早点吃饭早点做事。”李胜明笑着说,“我们上班很近,从自己家跳过去就可以了。”原来,李胜明一家就住在船上,保洁船靠在一边,吃完早点,他们两人可以直接从家跳到工作船上,颇为方便。
7时许,晨练的人们悠闲地享受着清新的空气,李胜明和肖会玲已经开着双体垃圾保洁船出发。“武龙大桥就是我们的起点,从这里向上游走,大约6公里长的水面都是我们的清洁范围。”李胜明说。
李胜明和妻子肖会玲搭档干水面环卫工已两年,两人合作起来颇有默契。李胜明熟练地驾驶小船前行,肖会玲熟练地拿着捞网,把水面漂浮的垃圾打捞到船上。“走一个来回要两个小时,一上午也就只能走两个来回。”其实,李胜明以前不会开船,自从和曾是渔民的肖会玲结婚后,他就学会了打鱼和撑船,现在,他驾驶船的技术比妻子还好。两年前,我市成立水上环卫所,李胜明前去应聘,肖会玲也毫不犹豫地一同去应聘。她说:“两个人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那里有头死猪!”李胜明边开船边注意江面情况,“等会告诉农粮局,协助他们处理一下。”
记者问道:“每天都有些什么垃圾?一天要捞多少吨?”
“那可就多了,像树枝、生活垃圾、游客扔下的垃圾都有,不过最多的是水葫芦。”行驶约半小时,水葫芦就捞了半船。李胜明说:“我们这艘船,平均每天要捞大约3吨垃圾。今年还帮助农粮局打捞处理了100多头死猪。这些死猪泡在水里很难闻,好在农粮局加大了查处力度,不允许养殖户乱抛死猪,今年比去年少了200多头。”
太阳越升越高,记者被水面的波光和天上的阳光晃得睁不开眼。李胜明却一副很习惯的模样,39岁的他因为长期晒太阳,有点难以辨认真实年龄。他黑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我们有个同事都被晒紫了,其实被晒还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脚,因为天天泡水,都烂了。”他抬起脚掌心看了一眼,皮肤已经泡得发白。“还有就是冬天不好过,四面是风,吹在脸上像刀割,手肿得发酵一样。”他说。
上午10时,李胜明夫妻已经打捞了两平板船的垃圾。肖会玲活动了一下双手,笑道:“有点累了。”捞网看似不大,捞一网最少七八公斤,一天下来,她自己都数不清要捞多少网。两岸除了几名垂钓者,看不到行人。“每天就这样来回开船,一网一网打捞,很枯燥的。”李胜明似是叹息,但转瞬又笑起来,“不过,这岸边钓鱼的我们基本混了个脸熟,有时还会互相点头打个招呼。有一次,一名钓鱼的老人家鱼钩钩住了水底的垃圾,正好我们经过,就帮他解开了钓钩。所以,这些钓鱼的市民对我们很和气,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周末的时候,岸边市民多,我们在船上就常听到家长教育孩子‘不能把东西往水里扔,那些叔叔阿姨很辛苦’。听到这些话,心里就很开心,觉得自己累得值得。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去年8月,我们正好驶到江中心,看到一名游泳的男子在水中呼救,一下子就沉到了水里。我们两个急忙把救生圈抛给他,又把他拉上船。好险,他差点就淹死了。”
“其实我们也会有意外收获,那次肖会玲捞上一条1斤多重的鲤鱼,我们就煮着吃了。”说到这里,李胜明开心地笑出声来。临近正午,小船又行驶完一个来回。李胜明乐呵呵地指着岸边说:“看,我养了两只鸭子,现在还不算太大,等养到中旬时就差不多了,正好炖生焖鸭,一家人可以高高兴兴地过个中秋节。”两只鸭子在水面扑腾起一阵阵水花,平静的江面顿时添了不少趣味。
“差不多可以收工了,下午3点继续上班。”李胜明轻松地笑了。记者发现,他非常乐观,一路上总是微笑着,仿佛做着很轻松的事。事实上,他的工作一点都不轻松。肖会玲说:“每天下班后,浑身酸痛,就想早点休息。所以,我们很少带孩子出去逛。”肖会玲对此有点内疚。“不过,没有我们,这江面哪有这么漂亮,我们自己住得也不舒服。”渔民出身的她,对章江别有一分热爱,这分热爱让她与丈夫相守着自己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