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1日
编者按:
6月7日至8日,我市广大考生将进入考场,参加新课标改革后的首次高考。为帮助考生掌握有关情况,调整心态,梳理情绪,充分做好考前准备,我们走访了市高招办等有关部门和学校老师,采写、编辑了这期专版,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高考在即,你准备好了吗?
□连仕超 刘源源 记者严章文 特约记者陈小兵
A、今年我省高考改革和调整情况
可概括为“一大变化”和“五个微调”。
“一大变化”:今年是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启动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我省自行命题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在考试内容和题型等方面有较大变化:
五个微调
1是高考报名时间增加并提前一天。2010年为12月11日至15日;2011年为12月10日至15日。
2是报考外省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资格线由90分调整为100分。由于该专业生源较好,从前两年情况看,资格线划得偏低,故在今年上调一点,优化生源素质。
3是统一按本省确定的第二批普通本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理科最低二本线)的65%划定省属本科院校美术、音乐类专业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去年,在专业成绩合格考生中,音乐类按招生计划数1∶1.5的比例划定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美术类按本省确定的第二批普通本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0%划定文化录取控制线,结果全省音乐类专业文化线偏高,省内院校计划完成情况不理想。今年按65%来统一划线,预计音乐学、音乐表演、空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化分数线会比去年有所下降。
4是美术类二本批次(本省院校)录取由按综合分排序改为按专业分从高到低排序。为凸显艺术类的专业性,在美术类二本批次(本省院校)录取中,设四个平行一志愿,在达到省艺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证线和本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依据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志愿、按招生计划数1∶1比例向学校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专业分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总分排序;文化成绩总分也相同时,按文科成绩排位排序。
5是艺术类提前批次录取院校新增两所高校:井冈山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这一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省内部分高校艺术类特色专业生源质量,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语文
语文。一是将必修课程五个模块全部纳入考试范围;二是将我省统一使用的选修课程五个模块也纳入考试范围;三是增加了“探究”能力层级;四是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不设选考题;五是将作文题由60分降为50分,篇幅由800字改为700字;此外,增设一道指向明确的200字片段写作题,分值为15分,取代了以往区分度不高的两个语言表达题;全卷题量由22题减为21题。
数学
数学。一是适当减少选择题,增加填空题。二是理科增设选做题模块,文科暂不设选做题。
英语
英语。主要变化可概括为“两增、两减、一微调”。 “两增”:增加了“阅读表达”题型,词汇量由2000个增至3000个左右;“两减”:取消了“对话填空”,减掉了一篇阅读理解文章;“一微调”:调高了写作的字数要求,即由原来的100个单词左右增加至120个单词左右。
B、重点科目考前复习策略
语文 考前复习重点
(受访对象:赣州三中邹金平,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
突破“五重点”
1.客观基础知识题——“三看”。一看题目的题干和选项,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二看考到的相关知识点,回忆知识所涉及的面;三看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做到理性理解问题,合理解决问题。
2.文言实词虚词的辨析与选择——“三抓”。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的考察,是语文高考中的一个难点,在辨析与选择实词与虚词时,首先要抓词语应有的词性,其次抓词语所处的位置,最后抓词语前后的结构。
3.古诗词的阅读与理解——“三注意”。注意要从标题、注释等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当我们读完一篇古诗词时,首先注意要从标题、注释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注意诗中的议论抒情句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注意作品的意象刻画。叙述为主的重在事件过程的交代;写景为主的重在画面情景的再现;写人为主的重在形象内容的分析;咏物为主的重在物体表象的点评。注意作品的艺术手法。叙述为主的主要是白描手法;写景为主的主要有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议论为主的主要是直抒胸臆;咏物为主的主要是托物言志或象征。
4.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三把握”。把握抒情议论语句的阅读:要善于抓住文中表抒情议论的关键句,它往往揭示文章的主旨,是读懂文章的关键。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有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定位:文章赞成什么、歌颂什么,还是否定什么、批判什么,这些都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了然于胸。把握试题答题区域的位置:审清题意后,要回读原文,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
5.作文的立意和构思——“三确定”。确定适合表达的文体。面对文体不限,如何确定文体呢?一要看话题适宜用什么文体。二要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如果你形象思维发达,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编故事,就可以写一篇记叙文、散文或者小小说;如果你理性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写一篇议论文、杂感等。三要考虑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确定适合材料的审题。如何过好审题立意关?进门徘徊,思路阻塞,只知皮毛(正确己见),这算是过了第一关;登得厅堂,思路较舒展,必有发现(独特己见),这算是过了第二关;入于内室,思路驰骋,方见实质(深刻见解),这算是过了第三关。至此,审题立意关可算过了。确定适合表现的结构。高考作文有“三难”:构思难、扣题难、修辞难。其中第一难,也是写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构思问题。在构思的过程中可采用观点型结构、递进型结构、关系型结构、时空转换型结构等结构模式。
英语 做题讲究技巧
(受访对象:赣州三中英语教研组组长余丽华,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外语园丁奖获得者、市学科带头人)
一、听力训练
拿到试卷填写好姓名后,立刻定下心来浏览、分析试卷上的听力测试问题与选择项,并借此来预先推测录音内容。尤其前5题的简短对话要求考生回答的问题往往是数字与计算、地点与方向、身份与职业、计划与行动等几个方面。万一第一题看不出明显的答案,考生千万别停留在第一题而受它的影响。应该冷静地继续跟下去。充分准备下一题。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如果学生能练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进考场前心理就更塌实,解题就更有把握,得分率就会更高。
二、单项选择
近几年单项选择题特点:题干简洁明了,考查点明确、集中;试题内容口语化、生活化、时代化;每一个小题都设计一个独立的语境,要求据此去选择答案;大部分试题考查最基本最常用的语言知识,不刻意求偏求怪;试题往往特意设置一个trap,引诱审题不仔细的考生上钩。在解单项选择题时,考生要准确判断每条题目主要考查我们什么东西,然后再利用排除法来细心筛选答案,排除错误答案时多问自己几个why,不要贸然作答。高考为了增加试题难度,往往在题干中加入了插入语,打破了句子的正常结构,使考生的正常思路受阻,甚至把考生引向歧途。这时要用笔去掉(leave out)插入语,还其本来面目。
三、完型填空
首先研究文章的首句(段)和尾句。完形填空解题时要克服急躁心理,选答案不能“一步到位”。进行逻辑推理时,一定要严密,要善于对比递进,要做好完型填空,考生不仅要理解表层含义,更要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read between lines),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观”人物动作,“闻”人物语言,想象人物的表情,从而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作者刻意营造出来的气氛。
四、阅读理解
今年高考阅读理解有所变更,由原来的5篇文章减到4篇,但篇幅有所加长。但考生 have no need to worry,只要认真到文章中去seek for 依据(原文原句),应该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命中率,阅读理解时,考生还要注意几点:要准确理解字句,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很多答案的干扰项往往是与文章所叙述的事实或细节部分不符,考生要特别当心概念被偷换,最好在题中关键点下make a sign,考生推理时千万不要过头,超出文章所给定的信息;或过于narrow,不能cover全文内容;或细支末节,不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
五、阅读表达
此题型是今年江西英语题型的重大调整。因此考生在复习迎考时,应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把握新题型的命题特点(1.阅读量在200字至300字左右;2.生词量较大;3.语篇意识、思维灵活性强)平时多阅读与此相关的文章;二、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多记一些单词、习惯用语、较复杂的从句以及特殊表达的句子,增强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四、看清问题要求,按规定的字数回答,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六、书面表达
考生要想得高分并不容易,必须要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合理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子,力争少犯错误。书写(handwriting)一定要清楚、工整、易认,多争取印象分(印象分是很可观的)。应用文格式要正确,分段要恰当,大小写、标点符号要正确。写好后要认真校对,注意人称、数、冠词、动词时态的准确性。
数学 避免容易出现的错误
(受访对象:南昌大学副教授尹建东)
1.知识性错误:主要表现为对数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的错误;公式、定理、性质的应用错误等。
2.审题错误: 对数学试题中的关键词不能全面理解、掌握和应用;看错题目中的关键词等。如: 2010年高考数学文科第18题(概率题):某迷宫有三个通道,进入迷宫的每个人都要经过一扇智能门。首次到达此门,系统会随机(即等可能)为你打开一个通道。若是1号通道,则需要1小时走出迷宫;若是2号、3号通道,则分别需要2小时、3小时返回智能门。再次到达智能门时,系统会随机打开一个你未到过的通道,直至走出迷宫为止。(1)求走出迷宫时恰好用了l小时的概率;(2)求走出迷宫的时间超过3小时的概率。很多考生对随机和未到过不理解,不会视为一个条件应用或理解错误而导致解题错误。
3.运算错误:这是中等水平考生在考试中出现最多的错误,看似粗心大意,其实还是平时学习情况的一种反映。
如2010年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第20题(立几题):
不少考生不能准确判断线面角、面面角或坐标的计算与标记错误。
通过对近几年江西省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 不难发现有一定分量的题在于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 主要包括计算技巧和仔细度的考查。
4.逻辑性错误:这方面的错误既表现于数学方法的使用,比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缺少归纳的基础;也表现于答题的逻辑表达,比如分类之后没有结论、分不清“且”“或”的意义等。
C、考前心理调整
1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
学生在复习中应该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供高三学生参考使用。(1)自我暗示法。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尽力考好。如考试前自己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这样通过心理语言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改善。(2)放松训练法。所谓放松训练法是指通过循环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验个人肌肉的紧松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人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3)呼吸法。呼吸法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在放松时,我们闭上双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像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脑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顶“百会”处;吐气时,想像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人逐渐排除一切杂念,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2加强心理调整,保持考前状态
离高考只有几天时间了,这个时间很多学生认为万事大吉,完全不沾书本,这是十分错误的。重要内容虽然已经掌握了,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如历史、地理、政治的基本知识、语文的文学常识、英语的单词、数学的公式等。对自己已经考过的试题应该看一看,把经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适当地做一点“热身题”。所以,在考前3天还要适当地翻阅一下书本,这样做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激活状态,而且可以使自己心里踏实。
在这几天,应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切不要把弦绷得太紧,应该适当地放松自己,如通过散步、和家人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此外,还应该做好考试的物质准备,如文具、准考证、换洗的衣物、考试中提神的香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