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6日
“地震来了不要慌,防震避震有窍门。”近日,赣州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曾谷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冷静,按照“就近躲避”的原则,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
地震时人们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不尽一样,但还是有以下共性的要领是可以遵守的。一是在心理上要保持镇静,按事先确定的预案操作,切不可慌急乱跑,更不要跳楼,待摇晃停止后,立即撤离到没有高大建筑物、高压电线、水库堤坝、化学物品仓库、油库的开阔地带。二是如果一时无法撤离,就要尽可能躲避到小开间(如厕所、储藏室等)房屋、墙角或坚实家具旁边(如立柜、书桌、床下等),并尽可能保护头部。三是要尽可能切断水电气等危险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四是如果不幸被埋压,要坚定生存信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包括自己的尿液)保存体力,用呼喊、敲击等方式向地面传达信息,等待救援。五是要遵守秩序,顾全大局,服从政府安排,坚决抵制地震谣言,在搞好自救的同时,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活动中。
千万不要慌乱跳楼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曾谷林说,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暂避。
此外,震动过去后应尽快走到楼外。
学校中教师冷静至关重要
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不要站在大楼外侧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相关专业人员说,在街上行走时,尽量避开这些地方,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可用手臂护住头;同时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到比较开阔的地带躲避。
开车时应前往开阔地
地震发生时,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并开到开阔的地方。
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做好防御受到冲击的姿势。(刘小群 记者罗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