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8日
爱心,点燃希望和梦想
——石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见闻
□熊益康 邱有平 特约记者赖於艳
图为学生跟随老师认真练习手语。
校园,本应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书声琅琅的场所;可这里,却听不到优美动听的歌声,也没有响亮的读书声,有的只是一句句模糊的话语和比比划划的手势。但这模糊的话语却更加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悦,比划的手势比任何声音都更加响亮。在政府和全体老师的爱心抚育下,石城县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折翅天使”们的心灵港湾和快乐天堂。
特殊学校 特殊对待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身体缺陷或者智力缺陷,这些因素使得特教学校的教育具有特殊性,需要特殊对待。为了让特殊学生健康成长,享受教育的权利,2010年9月,石城县特殊教育学校揭牌成立。一所集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启智和教育为一体的寄宿学校,成为特殊家庭的新希望。
特殊学校,特殊对待。石城县牢牢抓住这一办学理念,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对学校的特殊对待。教学环境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石城县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一应俱全的教学设备和强大的专业教师队伍,还为学生免费定制校服和各类学习用品。从学习到住宿,家长们不用花费任何费用,就能够让自己的子女享受到优质的特殊教育。
在生活中,孩子们也能感受到特殊的待遇。学校的饮食,不仅干净卫生,还营养丰富。学校为孩子们购置了统一的餐具和消毒碗柜,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每天的早餐,除了饭菜之外,每人外加一个鸡蛋,使营养得到保障;中餐和晚餐,荤素搭配,做到饮食的健康和营养的均衡,学校还经常通过各种形式改善孩子们的伙食。学校为住宿学生配备了专门的生活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购买统一的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具、24小时热水供应、购置防寒保暖的电器和洗衣机、定期为孩子们进行免费体检……一切都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中心,一切都透露出对孩子们的关爱。
特殊孩子 特殊的爱
走进石城县特殊教育学校,墙壁上书写的“用爱心点燃希望和梦想”几个大字特别醒目,让人感到格外温馨。
校长黄聪莲告诉记者,孩子们的心像玻璃一样脆弱,需要用百倍的爱心去呵护。为此,学校专门建立了一个心理咨询室,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学校还要求全体老师熟知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教育方法,让每一位老师既是孩子的知识老师,又是心灵导师。“大部分孩子因为身体存在缺陷,没人愿意跟他们交朋友,长期的孤独导致了他们异常敏感和脆弱。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加细心,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为他们疏导。”一位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心得中写到。
为了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个性化成长档案”,记录下学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和闪光点。“患有自闭症,性格孤僻,从不和同学交往。措施:通过肢体语言、手势、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给予满意和可接纳的反应……”在一本“个性化成长档案”中,记者看到了学生小安的成长档案。“刚来的时候,他不跟人说话,总是一个人做着自己的事情,还喜欢乱吐口水。”小安的老师龙微告诉记者,针对自闭症的病理特点,学校采取一些有效的、能够让小安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他进行教育。通过老师们的耐心引导,及时发现闪光点并加以表扬,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安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不但学会了跟老师打招呼、跟同学一起做游戏,有时还会唱歌了。
在学校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学校老师们耐心引导和悉心教育下,孩子们的变化有目共睹。教育的成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前来上学。今年开学时,学校还接收了两位18岁的超龄学生。
梦想从这里起飞
如今,校园里呈现出整洁有序的崭新面貌。一幅幅美术作品,正诉说着孩子们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一篇篇作文,叙写的是他们心中的梦想……孩子们已经爱上了学习,集体观、秩序观、荣誉感在他们的心中逐渐形成。
小伟刚到学校时,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只要一不顺心就对同学拳脚相向,对老师和同学都极度不信任。为了培养他的集体观和信任感,心理老师对他专门进行辅导,帮助他清除心理障碍,帮他建立起对别人的信任。用餐时,小伟被特意安排与三位柔弱的同学一桌。刚开始,他只顾自己,将饭菜全部吃光,与他同桌吃饭的同学就只能饿肚子。老师发现后,通过“换位法”让他也饿肚子,然后细心对他进行教育。慢慢地,在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下,小伟的心中开始逐渐形成集体观。每天用餐,如果跟他同桌的同学没有到齐,他会耐心地等待。现在,能看到他牵着同学的手快乐地做游戏、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零食,还帮着老师管理班级。
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颗阳光、健康的心,学校开展了包含跳绳、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等内容的阳光体育活动。学校还针对学生聋哑、智力低下等不同情况,开展了相应的美术、舞蹈和十字绣等兴趣小组,充分培养孩子们的特长。现在,教室里、操场上……到处都能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
营造成长的温馨港湾,“折翅天使”也能展翅高飞。黄聪莲说,孩子们小小的进步都让老师们感到无比欣慰。一张无声的笑脸、一段不流畅的手语、一个模糊的发音……都是对老师们付出的最大肯定,而家长的笑容更是对学校教育的最高评价。
走出特殊教育学校,挥手和孩子们告别,他们天真的笑脸在记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校园墙壁上醒目的大字再次映入眼帘:“用爱心点燃希望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