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赖作明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1日
本站讯 近年来,大余县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升技能培训,以“微服务”构筑“大民生”,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1至11月,免费培训园区企业员工1238人,创业培训808 人,其中电商培训109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训878 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99人。
培训对象重点化。在全县范围内对退役军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力、失地农民等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广泛开展调查,摸清他们的实际技能需求,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个人技能、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安置去向等基本信息,依托就业管理平台实行劳动力实名制管理,为他们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培训方式特色化。围绕农业农村重点产业发展,以旅游服务、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为重点,开展多种类型农业技能提升培训,充分利用群众农闲时间,开设“田间课堂”和“农民夜校”,实行“分段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产业管理技能。
培训专业多样化。该县因地制宜,针对市场发展前景以及劳动力实际需求专业,科学规划培训专业,开办了电子商务、家政服务、果树种植等10多种技能培训,建立培训“菜单”,开设班次、设计内容,实行“群众点菜”式培训,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同时结合企业用工情况,积极开展企业岗前培训、学徒制培训,提升企业稳岗能力,服务企业发展。
培训监管日常化。按照“谁组织、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该县通过跟班督查、随机抽查、培训过程拍照摄像、远程视频监控等方式,实现培训全过程精准监管;建立健全县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日常监管和社会监督的长效机制,完善培训资金管理制度,形成对培训资金的监管合力,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