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江西赣州:进入改革发展快车道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6日

       ■编者按:7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栏目播发了《江西赣州:进入改革发展快车道》报道,聚焦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和关心关怀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七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报现予转发,以飨读者。
 
  本报讯 (央视记者)江西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丰碑。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根据他的重要批示精神,2012年,国家正式出台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从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七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赣南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江西赣州的华屋村,有17棵让华屋人80多年来一直精心守护的松树。
 
  80多年前,华从祁的父亲和村里的16个青年一起参加红军,临行前每个人在后山种下一棵松树。一个多月后,华从祁出生了,但是父亲和16个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
 
  烈士们留下了期望美好生活的信念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来华屋村却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2011年12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赣南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如何进一步帮助和支持赣南苏区发展,使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应当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批示中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赣南人民的深情。
 
  2012年4月,带着让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情和使命,国家42个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奔赴赣南实地考察。同年6月,中央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华屋从此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多的时间,华屋完成了全部旧房改造。华从祁在外打工二十多年的儿子也回到了家乡,承包政府新建的蔬菜大棚,对接电商实现订单式销售,成为优秀脱贫示范户。
 
  国家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支持,不仅有改善民生的输血,更多的是提升动力的造血。
 
  2016年,不靠海、不沿边的赣南苏区,却建成了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内陆口岸。这个创新探索,就来自于中央出台的若干意见中“支持南康家具等产业基地建设”这样一句话。
 
  短短几年间,赣州的广大干部群众让赣州国际陆港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开放大通道。
 
  蔡启康是当初第一个积极响应赣州国际陆港建设拆迁的村民,不仅拆了他家的老宅子还有他当时正在经营的几间厂房。两年过去了,依托赣州国际陆港,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木材进入南康,家具则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康家具产业由2012年的百亿产值,迅速攀升到2018年的1600亿。蔡启康的新厂房也即将投产,这里将安装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和环保设备。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