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中国(定南)新材料高峰论坛现场。
□特约记者 詹继成 叶兴华 文/图
日前,来自世界各新材料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龙头企业负责人近300人齐聚定南,出席该县举办的赣州龙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仪式暨首届中国(定南)新材料高峰论坛,开启了一场关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头脑风暴”。
近年来,定南县抢抓发展机遇,咬定主攻工业、首位产业、招大引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一流环境“六个不放松”,积极打造全国新材料研发生产高地,奋力推进“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展
在投产仪式上,当赣州龙邦宣布全面投产时,新材料产业与定南县工业的发展深度融合。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定南新材料产业将迎来新发展。
据了解,赣州龙邦项目占地120亩,总投资5亿元,其生产的芳纶复合材料是一种集高强度、低变形、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阻燃等性能于一体的高科技战略复合材料。
在赣州龙邦出现前,稀土永磁新材料是该县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其产值曾占据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发展中我们意识到,过分依赖资源,发展单一新材料产业,必然会埋下产业供给侧的硬伤。”定南县商务局负责人说,新材料产业考验着决策者的发展智慧。
在此期间,定南县虽然以稀土永磁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稳步发展,但目标定位却始终不明朗。直到2018年,赣州龙邦的落户,改变了该县整个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布局——从单一稀土永磁材料独闯天下,到新材料产业多元发展。
定南新材料产业发展之路有着协同发展的基础。该县建成了全省7家省级以上化工园区之一、赣南地区唯一的省级精细化工产业园,引进了大华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高性能结构、新型功能、化工新材料为主,以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复合及其他新材料制造为辅的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定南县提出,未来5年到10年,定南将形成集新材料产业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发展集群;未来3年到6年,在原有精细化工、稀土永磁产业基础上,初步形成以先进功能、高端复合、稀有金属等3大新材料产业为重点方向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与深圳共建“定南——大湾区新兴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一批新材料实验室、发起成立定南新材料产业基金……一项项举措将吸引新材料领域研发、技术、项目、产业、市场、资本等全产业要素汇聚定南。
从稀有资源到富庶产业
在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定南县不仅要摆脱矿业经济由盛而衰的局面,还要对新材料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前者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后者考验着产业区域发展的“综合素质”,难度更高,意义更大。
据悉,定南县稀土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储量大、质量优,是首批11个国家稀土规划矿区之一,保有储量7.5万吨,远景储量114万吨。全国67本稀土采矿权矿证中,定南矿区内就有11本。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有着不可再生性,这对于人口和面积不占优势的小县而言,绿色、可持续的新材料产业成为定南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王牌”。那么,定南靠什么去经营?
答案就是支持稀土行业科技进步和资源高端应用,形成新材料产业链竞争优势。
近年来,该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依托江西省稀土永磁材料及应用产业基地,先后与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建立框架协议,与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合作组建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了以鑫磊稀土、齐飞新材料、大华新材料、中凯稀土等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其中鑫磊稀土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截至去年底,该县新材料产业企业发展到32家,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利税2.5亿元。
在定南县,与稀土一样稀缺的是土地资源,也倒逼着新材料产业提升“含金量”。目前,该县现有富田、老城两个工业小区,均已形成较完善的水网、电网、路网、污水管网等园区设施,为打造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配套精工模具、有色金属加工等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空间。
从时空对接到产业融入
从深圳昊天龙邦到赣州龙邦,时间与空间的对接,不止于新材料产业领域的合作,更是“小山城”向“大市场”主动融入的见证。
定南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共享一小时生活圈,发挥边际带动效应,加快产业融入建设,是定南贯彻落实《定南县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重要抓手,目前,该县致力将新材料产业融入这一区域发展中,让要素顺畅流通。
把视线范围从赣粤扩大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国新材料研发生产高地,是定南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大布局。
产业融入,为什么是新材料产业?这是定南县审时度势以错位发展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当赣南大地纷纷发力“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时,依托其交通区位、劳动力、土地和矿产资源等优势,在立足首位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向新材料领域“掘金”,成为该县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
放眼赣南地区,打造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定南县可谓近水楼台。该县建有赣州市唯一的省级公路口岸作业区和赣南粤北地区唯一的铁路集装箱转运中心——定南国际陆港,与盐田港、厦门港达成了密切合作,开通了铁海联运,并即将开行中欧班列,定南A1级通航机场加速推进,赣粤边际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呼之欲出。
回首赣州龙邦的建设历程,定南县的发展环境可见一斑。从开工到试产,只用了300天,再到如今全面投产,也只用了450天,这是深圳速度与定南效率的融合,更是该县全力优化环境的生动体现。目前,该县仅保留69项县级审批事项,是赣州市18个县(市、区)审批事项最少的县。同时,该县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享有工业基准地价、税收奖补政策等6项叠加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