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像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抓实基层减负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3日

       为基层松绑减负,为担当实干鼓劲。日前,市委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具体措施》,着重从6个方面明确了20条具体措施。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像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抓实基层减负,切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全市“基层减负年”工作扎实推进。
 
  市委为基层减负出台《具体措施》,一项项量化指标、具化事项,一条条硬招、实招,引起了基层的热议和共鸣,增强了基层的信心与干劲。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认真对照市委“20条措施”,积极行动破难去疴,扎实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清醒认识到,2019年市委和市委办公室印发的文件总量减少20%以上,市县两级会议总量压减30%以上……这些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困扰基层的“累点”“痛点”还未根本改变,一些深层次矛盾仍待破解。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狠抓《具体措施》的落实,把基层减负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一刻也不能放松。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是作风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中央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我们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部署安排,深刻领会市委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的具体要求,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回答好这道政治必答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着力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的问题。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人民利益出发,把初心和使命深深烙在心里。要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上,为党尽忠、为国尽职、为民尽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基层减负年”能否取得实效,还是要看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能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立标杆、做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下看上查找根源,以上率下解决问题,主动作为,示范带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改进作风、真抓实干。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基层关切,以刀刃向内的魄力,从上而下改,从里到外变,坚决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总是报不完的材料、忙不完的迎检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激励他们履职尽责、担当实干。
 
  要持续用力一抓到底。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如果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作风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实质上是以一种形式主义反对另一种形式主义,这是决不允许的!千条万条,落实才是第一条;千好万好,抓好才是真的好。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像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抓实基层减负,确保抓出成效。要建立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基层减负年”工作,同向发力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实行清单管理、对账交账,确保《具体措施》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担当不担“忧”。务必深刻认识到,减负不是为了减“责”,而是为了更好履行职责,更好便民利民。为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痕迹主义,增的是担当使命、服务意识和真抓实干。松绑不松“劲”,不是“脱实向虚”,而是“戒虚务实”,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让基层干部勇于担当作为。担当不担“忧”,就是要规范问责追责,避免一些部门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为担当者担当,为做事者撑腰,杜绝压力“甩锅”,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赣视察时强调,要将“基层减负年”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认真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具体措施》,像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抓实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