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熊锦秋:科创板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熊锦秋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9日

    截至4月4日,上交所共受理了50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并对7家提出问询。科创板的步伐,一直都在以较快速度推进。市场各方高度关注的是,科创板上市公司挂牌上市第一天的表现。笔者认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确保科创板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

  心理学有个锚定效应(又称沉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作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比如,创业板第一批28只个股上市首日平均市盈率为111.03倍,甚至成为之后一段时间创业板的估值中枢,也为此后创业板估值水平远高于主板打下了心理基础。科创板上市公司首日挂牌上市的估值,也可能长期影响投资者对科创板挂牌企业的估值水平。

  就眼下情势而言,人们更多担忧科创板首批挂牌上市公司出现爆炒,科创板若没有起好步,也将影响今后的发展。在笔者看来,应围绕“科创板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基本定位,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来思考防止爆炒对策:

  一是从信息披露环节入手。目前上交所发现科创板申报企业招股说明书中普遍存在十大问题,比如,企业风险因素的披露缺乏针对性,对发行人自身的特有风险披露得很少,对共有的风险披露得多;披露时过多使用广告语言或不客观、夸大的语言。

  本来,科创板招股说明书的编制与披露,有基本的格式,证监会专门发布《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41号——科创板公司招股说明书》,其中包括“风险因素”等披露格式,但个别企业及其中介机构急于求成,披露内容满足于抄现成的、缺少对企业自身特性的介绍与描述,或只想显露自己漂亮的一面、隐瞒自己的不足或风险,想随随便便就闯关成功。

  目前科创板申请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有点让人担忧,如此或难适应科创板实行注册制的信息披露新要求,也难以满足投资者对企业真实面貌的认知需求。笔者认为,对于招股说明书过于粗制滥造的,上交所可以中止审核、甚至直接终止审核,以此引导企业充分、全面、真实披露,要将风险因素披露到位,要禁用“全国领先、全球领先”等广告性、夸大性语言,多描述事实,是否“领先”等由投资者来判断。

  二是从发行环节入手。有人认为科创板应该宁缺毋滥,笔者对此有点不同认识,只要企业符合科创板定位,只要满足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就不应设置行政等方面的约束,交易所发审部门、证监会注册部门都无需、也不宜对企业作出价值判断,不要人为制造“稀缺”。

  按规则,科创板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等坚持市场化导向,询价、定价、配售等环节由机构投资者主导。据此,行政监管部门要彻底放弃对科创板发行的窗口指导,科创板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发行节奏均由买卖双方博弈决定。目前主板等新股发行存在23倍市盈率的窗口指导,这是导致新股爆炒的一个主因,科创板显然要抛弃这种做法。显然,上交所的审核、证监会的注册也要加快节奏。如果一定时间内通过注册的企业较少,而市场对新股需求却比较大,那么就会造成股票供不应求,要防止发审、注册节奏成为导致市场“供不应求”的因素。

  三是从交易环节入手。科创板不仅关注现在,还关注未来的市场潜力,不仅炒市盈率,还可能炒市梦率。为此要加强对题材概念炒作以及市场操纵的打击,要推动完善融券做空机制,探索股票创设机制等。

  当然,科创板挂牌之初上市公司可能有限,发审、注册也需要时间,目前的办法还难以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根本矛盾。笔者认为可先试行“介绍上市”方式,若科创板估值过高,上交所可介绍自己主板中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上市公司到科创板上市,深交所也可介绍中小板、创业板符合条件的企业到科创板上市,介绍上市不需在上市时再发行新股,操作程序较为简便,可快速增加科创板的存量。即使介绍上市只有少数几家,也可给蠢蠢欲动的炒家一个巨大的心理威慑,从而进一步促进科创板健康发展。

  (作者为财经时评人)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