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各种各样的农家乐方兴未艾。农家乐不仅给当地旅游业和周边产业带来了活力,也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记者发现,许多农家乐在大搞经营的同时,忽视了消防安全,火灾隐患令人担忧。都市人选择农家乐,无非是想给疲惫的身心放个假,然而,没有安全保障的假期,注定会得小失大。如何让都市人在农家乐安安全全地“乐”在其中?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采访。
农家乐是指具有农村乡土风情和农事乐趣等食宿在农民家庭的乡村休闲旅游。一般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利用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享受农村的田园生活。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市登记注册的农家乐有1800多家,此外还有不少没有登记在册的。
近几年,农家乐乡村游在我市很流行,已成为特色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双休日或节假日,自驾前往农家乐放松心情的市民络绎不绝。在农家乐能吃到新鲜的菜,且经济实惠、有特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切烦恼皆忘,这种惬意总是让人心驰神往。农家乐日渐红火,但安全隐患,尤其是消防隐患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连日来,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我市农家乐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隐患。
农家乐大多消防设施不存在
赣州市中心城区的峰山风景秀丽,众多市民在周末和节假日开车前往这里游玩,峰山脚下的村民看到了商机,纷纷利用自家庭院,办起了农家乐。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峰山脚下,发现通往峰山的上山公路边,隔几十米就有一家农家乐。记者随意走进其中一家,只见这是一家典型利用自家房屋改建成的农家乐,楼上的就餐环境还算干净,一楼大厅兼收银台除了放着两台冰柜,还到处堆满杂物。旁边有一间厨房,厨房内除了一个柴火灶外,还有三个液化气灶,几个液化气罐随意摆放在周边,台面上、地上都摆放着餐具或食物,有点“惨不忍睹”。记者环绕四周,整栋房屋内没有见到一个灭火器。
峰山脚下另一个采摘园内的农家乐,是由几间堆放杂物的旧屋改造的,屋顶均为木梁瓦片结构,且厨房和餐室没有足够的隔离。在这里,记者不仅没有见到任何灭火设备,还发现其厨房后面私自搭了小厨房,面积不到3平方米,墙上还挂着一台空调外机。记者问正在炒菜的老板娘:“你在这里炒菜不热吗?”“当然热,特别是隔壁包间的空调一开,这里更热。”老板娘边炒菜边回答,灶台旁边就摆放着两个液化气罐,若是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参照《消防法》相关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在一定规模的公共场所中,每层楼须配备两支灭火器。但记者走访却发现,几乎所有自建式农家乐都没有配备手提式灭火器,并且私拉电线的情况也很普遍。
经营户防火意识淡漠是主因
一边是游客要求有“土”味,一边是经营者“原封不动”,看似步调一致的表象下,是农家乐防火的进退失据。记者发现,农家乐的厨房喜欢将液化气灶和土灶混搭使用,土灶烧柴,堆积的木柴紧靠木门,空间逼仄,有的楼上就是客房和餐厅。
据了解,一支4公斤装的灭火器,虽只能喷射十几秒钟,但对刚燃起来的小火有一定扑灭效果。而记者在走访农家乐过程中,发现多数农家乐经营户防火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火知识,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小心点,一般不会发生火灾,因此不配备灭火器等。有些经营户虽接受过消防培训,但并没有真正掌握救火和逃生技巧。对于配备相关消防器材,有些农家乐的业主认为成套的消防器材十分昂贵,从未想过自己购买,希望政府部门为他们提供器材和设备。而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一支普通的4公斤装灭火器的市场售价一般只要80到100元,如果批发,则价格更低。一个面积在100平方米的农家乐只要配备2个4公斤的灭火器即可。
农家乐消防安全管理缺失
近年来,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由于农家乐的日常工作监管由当地派出所负责,所以绝大部分农家乐未经消防审批,关键在于建筑性质由村民自建住宅、厂房等变更为公共建筑,不仅没有配灭火器,更不要说安装烟感器了。赣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高级工程师张云波告诉记者,大多数农家乐建筑由村民自建房屋改造而成,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安全疏散条件差、防火间距不足、缺少防火分隔和消防水源匮乏等问题,火灾危险系数大。
张云波认为,当前我市农家乐消防安全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规划布局不合理。目前,大多数农家乐在没有经过政府消防审批下随意建造;有些农家乐为了具有乡村气息就采用竹子和木板等易燃材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成随意建造的盲目性。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些农家乐建在山腰上的竹林中,有些是在自家土地上临时搭建几间房屋,其地理位置基本处于偏僻山区,道路狭窄、弯道多、落差大的情况十分普遍,消防车辆很难就近施救。同时,农家乐建筑耐火等级和间距均难以符合要求,为了体现农家生活,有些农户直接将柴草堆放在厨房,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
最后是消防管理制度缺乏,安全意识淡薄。不少农家乐没有任何消防器材,甚至有些农家乐后面也没有相应的消防水池,且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户为主,缺乏防火灭火技能。
要做好农家乐消防安全对策
当前,我市农家乐的消防安全条件普遍不高,火灾隐患也比较明显,如果不及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规范,有可能给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损害,因此做好农家乐消防安全工作刻不容缓。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孙华莉认为,早在2017年2月27日,住建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的通知》,就预防农家乐(民宿)建筑火灾,规范防火改造措施,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农家乐要真正让大家能安安全全地“乐”在其中,就必须考虑消防安全对策。
孙华莉认为,首先要明确管理要求。对农家乐的建筑、附属设施和运行管理应符合工商、税务、安全、卫生、环保等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标准,建议出台《赣州市农家乐消防管理要求》,同时规定无论农家乐规模大小,都应申报消防安全检查审批手续,便于统一管理和及时发现隐患。
其次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目前全面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还要加强消防水源的建设。特别是对处于边远山区的农家乐,要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确保实现“村村有水池、户户有器材”的消防阵地。
最后是要加强消防安全教育。针对登记造册的农家乐开展消防培训,同时开展星级农家乐示范点,加大农家乐(村、户)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力度。通过示范点的创建,全面规范农家乐消防安全达标建设,不断增强从业人员和广大游客的消防意识。对于一些示范性的、涉及面广的农家乐,应强制性配备消防灭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