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赣州港,都有可喜的变化。9月9日,赣州国际港站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赣州港运营部部长张贵生介绍,项目力争年底全面运行,将大大提升赣州港的承载能力。
赣州港的变化从大门口悬挂的各类挂牌也可见一斑。从空白到十余块,陆续见证着南康这片内陆土地上,不断上演南康家具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老区连接特区、“买全球、卖全球”的传奇。采访中,三位亲历者眼中赣州港发生的故事,令记者印象深刻。
一
“赣州港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功实践。”江西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谢小龙坦言,他之前不敢想象,南康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地方可以建成一个内陆口岸。
众所周知,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赣州新型电子、氟盐化工、南康家具以及吉安电子信息、抚州黎川陶瓷、龙岩工程机械等产业基地建设”。谢小龙说,文件的出台为南康家具发展带来政策利好,而次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仿佛为赣州提供了改革的“尚方宝剑”。
当时的南康,用来做家具的木材原料80%依赖进口,多道贩运成本很高,导致南康家具产业利润空间小、附加值低,品牌培育困难,产业升级步履维艰。
瞄准解决原料成本高这一关键,以问题为导向,赣州紧抓顶层设计的政策良机,大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赣州港应运而生。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对口支援下,2014年8月赣州进境木材口岸直通模式在南康试行成功,在此基础上2015年1月赣州港正式直通运营。如此一来,南康木材进口价格成本下降10%,每年为家具企业降低成本30亿元。
原料成本得以降低,物流成本高又成了新的问题。南康凭借改革的勇气、创新的智慧,于2015年下旬启动铁路专用线项目,不到一年的时间,“赣州铁路口岸”和“中国内陆口岸(江西)国检监管试验区”在赣州港挂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谢小龙感言,赣州港的今天得益于国家顶层设计、得益于赣州和南康执政者的敢想敢干。他细数着南康飞速的发展:赣州港获批成为全国内陆第八个对外开放口岸和中国内陆首个检验检疫监管试验区,全国内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口木材直通口岸,全国县级城市第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内陆口岸……
二
初次参观赣州港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疑问:这里的铁轨怎么不一样?
原来,一般铁路的铁轨都和站台有数十厘米的垂直落差,而赣州港的铁轨则与站台在同一平面。“这样一来,火车与汽车可以同时使用,大大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据赣州港事业发展部部长李民生介绍,赣州港的相关建设,成了国内铁路部门与地方共建的一个样板工程。
李民生亲历了这一建设过程。当时,为了解决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南康区委区政府与南昌铁路局洽谈建设赣州铁路国际集装箱中心项目,高标准、快速度推进项目建设。面对“由南康区政府出资1亿余元、南铁建设和运营”这一方案的巨大让利,南铁方感到很惊喜。对此,南康区委书记徐兵表示:“但求所用,不求所有。铁路国际集装箱中心的建成,将给南康产业和人民带来的发展机遇是无法估量的。”
果然,项目建成后,好的平台凸显优质要素集结效应,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纷至沓来,尚祐、爱康、申通等现代化物流仓库和龙泰安冷链物流仓库即将投入使用,赣州港国内一流陆港的框架已基本成型。
“但求所用、不求所有。这几个字体现了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及一心为民、服务产业的情怀和初心。”李民生说,徐兵书记的这句话至今仍被南康各级干部群众津津乐道。当时,老百姓听说这里要建铁路、建一个火车站,都非常支持,南康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5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和场站,创下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
怀着这份情怀和初心,南康依托赣州港不断壮大全区经济体量,干群合力创造了一个个南康速度、南康奇迹、南康现象:南康区规上物流企业“从无到有”达到30家;2017年物流行业税收达到2.5亿元,金融业税收达到3亿元;以家具为主的电商交易额3年分别达到56.4亿元、118.8亿元和200亿元,线上交易额居全省前列,被商务部授予“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三
9月10日,第42届上海国际家具展在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申飞一下飞机就直奔展厅,与好几批海外客商洽谈。身为江西家有儿女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此次受邀作为江西省著名家具企业代表参展。截至12日,短短3天内,他与来自海外27个国家的客商签订了289个40大柜订单,创汇共计1689万美元。
“从2000年的小作坊,到如今活跃在国内国际家具市场,依靠赣州港,我们企业打开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70%的产品都出口。懂得至少一门外语,成了我公司业务员的基本要求。”申飞说。
其实在前些年,申飞的公司也接外贸单子,但受种种因素的限制,都是委托沿海贸易公司代理出口,无法直接对接。近年来,他欣喜地目睹了赣州港对外开放步伐:在陆续开通了16条内贸班列的基础上,开通了盐田、厦门等铁海联运班列线路,还打通了18条中欧(亚)班列线路,覆盖中亚五国,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地区,成功对接“一带一路”。依托于此,赣州港开通铁海联运后,第一年就为申飞的公司节省了成本200多万元,如今他与外国公司“面对面”“走亲戚”已成常态。
向海外要资源,更要市场。和申飞一样,越来越多想要“走出去”的南康家具企业家纷纷付诸行动。如今,南康注册的进出口公司从2014年的3家增加至400多家,有数十家本土企业在海外设立了海外仓和营销部,外贸呈现跃变式发展。2017年赣州港中欧(亚)班列23列,全年实现吞吐量23.8万标箱。今年前6个月,共开行中欧班列50余列。
怀着拥抱世界的目标,赣州港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赣州港与盐田港、厦门港、广州港等沿海港口实现全面合作,架起了“老区”与“特区”的桥梁;赣州港已与满洲里、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二连浩特等口岸已实现直通,实现甜叶菊、整车、水果、生鲜等多品种运营;配套建设家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家居特色小镇等,平台功能进一步辐射周边四省九市。
赣州港的变化日新月异。在看得见的变化背后,有一些东西始终没有变。那是改革的勇气、创新的智慧,是为民的情怀、服务产业的初心,是开放的格局,拥抱世界的美好愿景。
赣州港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