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ofo海外市场持续撤退 卖身滴滴或为“自导自演”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0日

    ■本报记者 刘斯会 
 
  ofo海外布局还在撤退。
 
  近日,有消息称,在进入韩国市场不到一年的时间后,中国共享单车服务商ofo已经做好退出韩国市场的准备,ofo最近开始逐步暂停了在韩国的业务,并且已经将大部分韩国市场员工停职,为全面裁员做好准备。
 
  有消息人士进一步称,尽管韩国市场业务尚未完全中止,但目前大部分韩国市场的ofo员工已经做好了失去工作的准备,并且目前已经处于“暂停工作”的状态。
 
  事实上,不断收缩海外市场,对于ofo来说早就已经不再是新闻了,根据公开报道,近一个多月以来,ofo被曝撤出或暂停部分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7个,包括印度、以色列、中东、澳洲、德国、美国和西班牙。如果再加上韩国,海外撤出的国家和地区将增至8个,这似乎还并不是终点,有业内分析指出,接下来这份名单可能还会加长。
 
  对此,《证券日报》第一时间求证ofo方面有关负责人,不过,截至发稿时,对方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撤出消息之前,来自ofo方面的官方消息显示,8月7日,继红包年卡现金补贴用户后,ofo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现金补贴,上线“福车红包”活动,用户解锁且骑行“福车”后,可获得最高99元“福车”红包现金奖励。
 
  据悉,ofo今年开始探索更多盈利模式以给用户更多便捷的服务。目前,其B2B、金融、本地生活等多元化商业布局进展顺利,B2B项目在6月份的营收已超过1亿元,且在国内100余座城市实现了盈利。
 
  从市场消息来看,ofo始终将宣传重点放在了盈利以及重返红包战等各方面,试图勾画出原先巅峰时期欣欣向荣的局面,不可忽视的是,目前ofo仍是需要押金的,而这个做法与目前所有共享单车的做法背道而驰。
 
  此外,在ofo盈利途径之一的广告等领域政策层面还有诸多限制,因此,对于这个可持续性的问题,不少业务人士还抱有疑虑。
 
  在这期间,记者还发现,市场上还不断有ofo卖身滴滴和蚂蚁金服的消息,并称ofo涉及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与此前消息不同的是,消息的细节进一步充实,比如称是滴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作价14亿美元,同时还将另外承担ofo 2亿美元的债务。
 
  对于这则新闻,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当时发朋友圈表示没听说过。而滴滴以及蚂蚁金服方面也双双表达了否认的态度。
 
  对于此事,有资深互联网共享单车人士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一边发布自己盈利以及红包战的消息,另一边市场上有卖身消息放出,而交易对方却毫不知情,很大可能是ofo自己放出的消息,又自己出来辟谣,说到底也是为了更好的估值。”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