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破净潮来袭 新三板过半银行股跌破每股净资产

来源:挖贝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1日

    整体行情低迷,破净潮掀起,市场上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股票越来越多,银行股是其中的重灾区。截至5月28日收盘,A股市场上一共有87只破净股,其中银行股就占了15只。
 
  新三板市场同样不乐观,截止5月31日收盘,已有半数新三板银行股破净。
 
  银行股掀破净潮
 
  据挖贝网统计,目前新三板市场上共有汇通银行、喀什银行、鹿城银行、国民银行、如皋银行、齐鲁银行、客家银行7家银行挂牌。
 
  从截止5月31日的交易数据来看,过半数的银行股情况都不甚乐观。其中,国民银行、如皋银行、齐鲁银行、客家银行4家银行股价均已跌破每股净资产。
 
  其中,国民银行、如皋银行最新收盘价分别为2.5元、3.92元,但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66元、6.6元;齐鲁银行、客家银行最新收盘价分别为3.87元、1.2元,截止2018年3月31日的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62元、1.56元。
 
  一般而言,每股净资产被视为股价的底限,如这一底限被打破,则表明股票已失去投资价值。现实果真如此吗?
 
  挖贝网注意到,破净的齐鲁银行从净利润、融资情况、股东户数方面来看,都算得上是一家优质公司。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数据显示,齐鲁银行2017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72亿元,达20.26亿元,居新三板创新层企业首位;累计融资65.01亿元,在创新层企业中仅次于神州优车;股东户数4269户居创新层企业第3位。
 
  另有如皋银行2017年净利润3.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492.73万元。
 
  在A股市场,破净的银行股中同样不乏业绩大涨的情况。
 
  破净原因追踪
 
  投资者对待银行股,为何不再追随业绩而动?
 
  分析认为,银行股的破净潮受监管政策影响明显。从资管新规征求意见开始,银行股就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日益严厉的监管政策下,中小银行已经暴露出吸储能力减弱、投放能力下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资管新规对表外业务的约束与规范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也意味着,银行通过表外获取存款资金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没有表外业务,不仅中小银行难以承受,大型国有银行也面临很大的压力。
 
  新三板银行股面临的形势或许更为严峻。
 
  据东北证券统计数据,截至5月21日,除4370家停牌和470家尚未公布2017年年报的公司外,在其他619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中,1180家公司“破净”。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部分新三板企业破净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估值方法适用性问题;二是经营不稳定性加大,业绩波动,成长性下降;三是缺乏净资金流入,指数下行,估值下降。
 
  挖贝网注意到,本次破净的4只银行股中,国民银行、客家银行2家出现业绩下滑情况。其中,国民银行2017年净利润下滑3510.35万元,为212.93万元;客家银行2018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7.19%,为936.95万元。
 
  同时,在低迷的行情下,除了齐鲁银行,破净的另外3家银行在新三板的交易并不活跃,早已处于破净状态。国民银行挂牌以来共9天有成交,成交额共约309.79万元,最近一次成交在2018年1月25日;如皋银行共有31个成交日,共成交约411.67万元,最近一次成交在2018年5月16日;客家银行成交日13个,共成交约591万元,最近一次成交在2017年11月28日。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从整体上看,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银行板块依然缺乏系统性机会,破净银行股可能还会增多。但破净不等于基本面恶化,两者不能画等号。
 
  一位挂牌企业董秘告诉挖贝网,在新三板目前市场低迷、成交冷清的情况下,一些挂牌公司的股价本身已在低点,这其中一些流通股数量不多的公司,投资者很小的一笔卖单都有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大跌或直接破净。这样的情况下,成交价格事实上并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真实价值。
 
  那么,股价低点是否意味着投资机会?
 
  市场有分析认为,预计中长期来看,银行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但此次银行股出现的破净潮较此前有较大差别,真正要想让投资者看清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必须等到一年半的过渡期结束以后。而这期间,还要看去杠杆的力度如何,效果如何。
 
  投资者在筛选投资标的的时候,同样需要分析个股的基本面,不能仅从行业角度一概而论。

分享:

来源:挖贝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