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两会拉开序幕,各种利多利空消息也密集交织,A股上演震荡偏弱行情。上周一(3月1日)在两会行情的预期下,毫无悬念地收出一根阳线,上证指数涨35.9点,成功收复了半年线。上周二(3月2日)由于有色金属获利回吐和煤炭石油板块调整,上证指数跌14.73点。上周三(3月3日),两会提案所涉及的低碳经济、新能源等概念股备受追捧,最终推动市场止跌回升,上证指数涨23.89点,涨幅为0.78%。上周四(3月4日),受到温总理要求严查信贷违规资金入市的传言影响,上证指数放量大跌73.63点,跌幅为2.38%。上周五(3月5日),上证指数收于3031.06点,全周下跌20.88点,跌幅为0.68%。深证成指收盘于12341.74点,全周跌94.72点,跌幅为0.76%。统计显示,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2284.17亿元,较前一周的1872.09亿元增加412.08亿元,成交趋于活跃。
上周三晚间,A股3家上市保险公司公布了1月份经营数据,3家公司仍然处于高速增长轨道中。中国人寿 2010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未按照《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之未经审计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418亿元;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健康和平安养老2010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未按照《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之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11.4938亿元、66.3864亿元、0.3695亿元和4.2409亿元;太平洋寿险和太平洋产险2010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未按照《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之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03亿元和66亿元,若按照《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太平洋寿险和太平洋产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89亿元和66亿元。即按照旧保费统计口径,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平洋寿险1月累计保费分别增长14.08%、58.88%和47.14%,平安产险和太平洋产险1月累计保费分别增长85.41%、57.32%。
上周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表示,为抓住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投资机遇,中国人寿正探索尝试建立不同层次的养老社区,先期拟投资100亿元。
综观一周,保险股的表现略好于大盘。中国人寿(601628.SH)上周五收于27.02元,周涨幅0.15%;中国平安(601318.SH)收于45.49元,周涨幅1.04%;中国太保(601601.SH)收于24.47元,周涨幅3.03%。
受A股消息牵制,上周港股与A股走势接近,恒生指数上周五收于20575.78点,全周跌0.16%。其中上周一受两会消息影响,跳空高开,涨2.17%,但上周后4日均不同程度下跌。恒生国企指数收于11775.06点,全周上涨231.33点,涨幅为2.00%。在港上市的5家保险股涨跌互现,其中:中国平安(2318.HK)收于59.95港元,周涨幅为1.27%;中国财险(2328.HK)收于7.23港元,周涨幅2.99%;中国太平(0966.HK)收于26.10港元,周涨幅为8.30%,领涨中资保险股。中国人寿(2628.HK)收于34.35港元,周跌幅0.29%;中国太保(2601.HK)收盘于31.30港元,周跌幅为1.42%。
美国2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失业率与1月份持平,增强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上周在利好经济数据的推动下,美股持续走高,上周五道琼斯工业指数收盘于10566.20点,全周累计上涨240.94点,涨幅2.33%,其中上周五大涨1.17%。中国人寿(NYSE:LFC)在纽交所收于66.67美元,全周涨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