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延续央企“开门红”还要靠改革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希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4日

  国务院国资委13日通报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利润总额3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和23.2%,双双创下近年来同期最佳业绩,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央企业绩“开门红”固然令人欣喜,但也应看到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既得益于企业降本节支、挖潜增效,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还有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市场供求改善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的作用。由此可见,央企未来实现稳定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切不可因为数据的一时好转而沾沾自喜,动摇了加快各项改革落地的决心,甚至迟滞了改革进程。

  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企改革,事关中国经济未来。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与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相对照,当前国企改革仍面临进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一些领域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改革不落地、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较突出,改革进展与各方期待仍有距离。

  以往知来,以见知隐。一季度央企经营向好,为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增添了底气。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现实中存在的“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既要从增强责任担当、鼓励探索创新、构建落实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也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诚然,国企国资改革越往后推进,涉及的利益关系越复杂、难度越大,只有坚定改革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奔着解决问题去,才能使改革实现重要突破,确保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增长。

分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