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清理奇葩证明 得先废除奇葩规定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晏扬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3日

  北京市清理证明工作再进一步。在去年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取消129项要求基层开具证明的基础上,今年市区两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证明和盖章环节都要清理。据北京市政府审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设定依据的、可以通过部门内部调查或信息共享方式办理的、能够通过申请人提供有效证件或凭证办理的等五种证明,原则上一律取消。(3月22日《新京报》)

  “奇葩证明”生命力之顽强,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尽管公安机关明确表示不再开具20类与警务无关的证明,尽管很多地方政府一再要求“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但办事群众被要求出具各种“奇葩证明”的新闻,仍然时常见诸报端。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儿?

  症结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先有各种“奇葩规定”,然后有各种“奇葩证明”;换言之,“奇葩规定”若是不除,“奇葩证明”便不会绝迹。

  比如,福建华安县一位老人到电信局办事,被要求提供“健在证明”——一个大活人站在你面前,还要什么“健在证明”?连当地派出所都怒了。可是,电信局工作人员其实是按规矩办事,因为福建省人事厅相关文件就是这样规定的。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群众被要求出具各种“奇葩证明”,并不是基层窗口单位故意刁难,也不是工作人员的作风或态度有问题,而是因为上级有规定,他们不得这样做,否则就是违规。

  由此可见,“奇葩证明”的根源性问题,在于一些规章制度不合理、没必要乃至太奇葩。要清除“奇葩证明”,首先得拿“奇葩规定”开刀。这就是北京市清理“奇葩证明”的可赞之处,从取消不必要、不合理的证明入手,从改进规章制度入手,从上级部门做起,废除掉各种“奇葩规定”,基层窗口单位自然不会再要求群众出具各种“奇葩证明”。这才是釜底抽薪的办法,也是治本之策。

  清理“奇葩证明”,就得先废除“奇葩规定”。希望各地都能对相关规定做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不合法、不合理、没必要、瞎折腾的规定,该废除的废除,该修改的修改,该放权的放权。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基层窗口单位左右为难,避免老百姓为“奇葩证明”所累。

分享:

来源: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