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经济做好“循环”文章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3日
 |
工业锅炉“煤改气”工程为企业带来环保、经济效益双丰收。
|
|
 |
赣州诚正稀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员工在巡查水循环利用设备。
|
|

工人在赣州友力稀土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安装雷蒙机,该设备一年可加工6000吨钕铁硼废料并进行回收利用。
|
|
□钟倩倩 刘云川 特约记者朱建华 记者潘庆坤 摄影报道
在赣州诚正稀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内,冒着腾腾热气的水从生产车间流向冷却池,冷却后又流回生产线上循环使用;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甜叶菊废渣经过发酵后,成为果业基地的优质肥料……7月30日,记者走进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探寻赣县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奥秘。
在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处处能看到循环经济的缩影。赣州诚正稀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在2012年投入循环用水设备,当时投入300万元,如今该公司一天能循环利用50吨水;利用先进设备,废水里的有色金属循环再利用,一年就能节省费用100多万元,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污染。从2013年开始,赣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工业锅炉“煤改气”工程,通过政府主导、疏堵结合、政企联动、合力推进,推动了政府、供气企业、园区企业三方联动。截至目前,赣县累计投入资金1684万元,实现了红金工业园内25家企业工业锅炉“煤改气”,洋塘工业园区内11家企业启动“煤改气”,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硫400多吨、氮氧化物200多吨、烟尘200多吨,有效提升了园区空气质量,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实施煤改气后,一年仅节省铲煤工工资就达7万元,用气生产出的产品质量高,能达到96%的纯度,比之前提高3个百分点,因为质量好,产生了社会效益,销售额也提高了。”诚正稀土灼烧分厂负责人卢致明说。
赣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兴工强县的重点来抓,着力引导企业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不断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为成熟的循环运行模式;他们聘请专家高起点编制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规划,从园区定位、企业准入、企业布局到产业培植都紧紧围绕“循环”二字做文章,以园区为重点区域,搭建循环经济发展平台,通过园区内企业之间纵向、横向链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利用,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县钨、稀土废料回收利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甜叶菊渣——生物沼气发电”“粉煤灰——新型建材”等特色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循环发展已经成为赣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据了解,赣县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形成后,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吨标煤下降到1.6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城镇)由130立方米下降到95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50%左右提高到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分别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