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癞痢岭” 媳妇喜上门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7日
近日,记者从于都县城出发,沿着弯曲的水泥路,不到半小时,一排排整齐的新楼房映入眼帘,罗坳镇副镇长钟春生告诉记者,这里就是罗坳镇大桥古嶂新村。
走进村里,交错相通的道路,平坦整洁的路面,路旁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俨然一个宜居舒适的社区。在村部,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古嶂新村还通了公交车,乘车15分钟便可到于都县城。2014年年底,古嶂片区133户村民中有96户村民搬迁到了古嶂新村。
在老年人活动中心闲聊的62岁老人陈佛生对记者说:“搬到这里后的生活舒坦多了,以前我们一家在城里的工业园上班,即使有假期也不想回家,回趟家很不容易,老房子非常潮湿,黑乎乎的,住着很不舒服。”
陈佛生随后带着记者到家里参观。宽敞明亮的两层半小洋房,室内干净整洁,正对着大门的墙上贴着红艳艳的大喜字 。“儿子谈了好几个女朋友,带回家里一看,后面就都没消息了。今年新房刚建好,媳妇上门来看后很满意,儿子前不久刚结婚了。”陈佛生笑呵呵地说,并坚持要带大家上楼顶看看,几块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在屋顶,“我现在退休了,一直想做点事贴补家用。政府给我们出了好点子,我们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1度电按1.2元的价格卖给国家电网。这些天我一直观察着电表,雨天一般只有2.8度电,有太阳的时候就有8.2度,一年下来也能赚个3000多元钱。”放眼望去,整个古嶂新村的屋顶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
63岁的郑地秀老人回忆以前家里的困境,至今历历在目:“我们原来的家很偏远,交通不方便,一到下雨天,我和老伴都不敢睡觉,即使是半夜都得到厅子里坐着。因为房子年久失修,又靠着山坡,一到雨天就容易有泥沙冲下来,我们都很怕房子被冲倒。现在在新房里,我们睡得很踏实,一觉睡到天亮。我们还时不时会去赶圩,以前赶个圩都要考虑很久,交通不方便,光下山就要1个小时左右。”
沿着弯曲的山路,记者一行来到古嶂片区,在这个四面环山的村落,全片没有山塘、水库供水,山体为古嶂岩构成,不能作为石材开采,多数土质属于黄沙土,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土质也较差,部分山上连草都不长,当地人叫这种山头为“癞痢岭”,根本不能种植脐橙、油茶等经济作物。也正是因为自然条件所限,罗坳镇政府对古嶂片区实行整体移民搬迁扶贫。69岁的五保老人温庚喜生说:“好几次去山下赶圩,看到那的新房子都很喜欢,我希望我也能早点搬到那去住。”
针对村里像温庚喜生这样的五保户和特困群众住房难题,古嶂新村推行“居家养老”模式,将免费为其提供新房居住。据古嶂村委会主任温八月介绍,目前这批房源已经在封顶了,预计今年8月左右完工并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