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投入节节高 政策惠民百姓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9日
6月27日,说起家乡的喜人变化,赣县南塘镇小溪村村民吴先生内心无比欢喜。得益于土坯房改造政策的红利,如今吴先生和他的几个兄弟都盖了新楼房,圆了安居梦。另外,吴先生还告诉记者,2013年之前,小溪村变压器容量不够、电线老化严重,每到傍晚用电高峰期,农户家中甚至连日光灯都无法启动,而电视机、电饭煲、空调等家用电器更是成了摆设。赣县供电部门获知该情况后,立刻向上级部门申请立项,目前南塘镇小溪村已增设了2台变压器,村民用电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我市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振兴发展首要任务,将新增财力重点向民生倾斜,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012年以来,全市共整合投入民生类财政资金800亿元,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近六成,年平均增幅23%。
让居者有其所,是“民生为本”的重要内容之一。《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我市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开局大事来抓。2014年,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维修、新建开工14.28万户,69.5万户农民告别透风漏雨的土坯房;1.48万户“两红”人员及革命烈士遗属、遗孀危旧土坯房改造也全面完成。
另外,2012年以来,我市全面规划解决了40.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低电压治理6.28万户,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800公里,将3.69万烈士子女纳入定期生活补助范围。
同时,我市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为城市困难居民解决住房难问题。2012年以来,全市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8.9万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64万户,实现人均15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0.3万平方米,基本消除D类危房。
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我市筹集52.01亿元,用于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帮扶及提供相应的免费担保。用好“三送”工作载体,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确保全市1119个省级贫困村和300个市级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30.82万户贫困户每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目前,全市扶贫对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105.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9.9%下降至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