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柳暗花明路更宽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这一株株油茶树,可是我们一家今后的希望树!只要适合种植油茶,我家全部自留山要拿出来与油茶公司合作。”日前,瑞金市瑞林镇大汾村村民宋太伟开心地告诉笔者,他尝到了镇里发展油茶产业带来的甜头,有意乘势而上做大“绿色银行”。近年来,瑞金市从实际出发,瞄准农村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形成规模,为贫困户找到一条条成功的“突围”之路。
 
    创建基地,因势利导
 
    近年来,瑞金市努力培育脐橙、茶叶、毛竹、油茶、烟叶、白莲等农业主导产业,并因地制宜形成“一乡一品”格局,帮助农户抱团发展脱贫致富。2014年,该市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并通过项目奖补、土地入股、投劳、参加农民合作社等形式,组织动员贫困农户发展种养项目,全市建成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大批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贫困群众受益面达30%,人均增收200余元。
 
    “我们镇规划在2年至3年内,将苗木产业规模发展到万亩以上,力争使精准扶贫户收入翻番,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说起产业扶贫,该市谢坊镇党委书记赖丽华充满信心地说。据介绍,谢坊镇有苗木企业(农户)21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参与种植户有80户,吸纳用工1600人左右,涉及精准扶贫对象就有300人左右。为此,该镇成立苗木发展领导小组,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苗木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如今,该镇还组建起苗木产业协会,村民通过以地入股、保底资金入股等方式加入,或以村民代种、公司代销的方式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该镇苗木产业协会通过加强与中国亚热带园林研究所合作,利用高科技种植、栽培苗木,走差异化、精品化路线,打造苗木品牌,提升苗木品质。同时,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对贫困户发展苗木产业进行专项补助,聘请技术专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公司务工就业,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打响品牌,联合发展
 
    为拓宽产业发展路子,瑞金市积极探索公司与农户联合经营模式,帮扶农业产业走上品牌之路。该市叶坪乡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专业户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江西瑞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我们联社提供的化肥、农药、机收服务等都是成本价,像化肥、饲料每吨低于市场价300元左右。”瑞鑫联社负责人黄小红介绍说,现在联社有脐橙1.02万亩,西瓜2000亩,蛋鸡养殖20万羽,葡萄260亩,蔬菜100亩。
 
    拔英乡根据山乡自然条件,选定发展毛竹产业为主攻项目,做好山地流转、技术培训、资金帮扶服务,结合文明信用户评比,帮助174户农户办理小额信用贷款,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干部结对帮助成立合作社,兴办竹制品加工厂,拓宽销路,保证产销两旺,如今该乡843户农户种植毛竹21075亩,平均每户25亩。该乡大富村村民邱检发敢于“吃螃蟹”,拿出15万元积蓄种植毛竹成功后,带动了18户村民效仿,效益明显,邱检发也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户”。
 
    日东乡地处赣江源头,该乡茶场改制后重获生机,茶产品因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奖而名声大振。该乡抓住“名牌效应”,在省定扶贫村黄竹村抓好种茶试点,主动与公司联姻,推出了“公司+农户”联合经营模式。经过5年合作,全村发展茶叶1735亩,村里户均茶园5亩,每户人家仅种茶年收入就超万元。赣源、日东、陈聎3个村紧跟其后,动员543户农民种茶1900亩,户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以工促农,拓宽门路
 
    为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壮大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瑞金市大力引进和扶持农业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市内423家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实现共赢对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园初具规模,入园农业企业18家,包括制酒、制药和茶叶、烤鳗、螺旋藻、米粉加工等产业,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
 
    以工促农,拓宽农民致富路。该市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绿野轩公司去年年底引进了全国一流的油茶加工生产线,为扩大油茶种植规模,该公司在3个乡镇流转林地1万余亩。为解决贫困户资金问题,公司还与农户合作造林,村民以地入股、二八分成,公司保证村民第五年每亩保底收入100元。而在2014年,即村民以地入股的第四年,村民每亩的实际收入就有143元,每户分红1616元。红都水产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或半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5950户农户养殖鳗鱼,农户年户均增收2800元,公司还为538名农民工提供了就业岗位。
 
    品牌引领,让乡村特产流向都市餐桌。该市万田乡黄元米果是当地有名的特色农产品,该乡抓好稻米规模种植,把种植环节当作“第一车间”严格把关,同时在加工环节做到统一生产规格、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外形包装,积极把产品“嫁”出去,北上南下在多个大城市的超市共建立了23个销售点,连香港、台湾客商也看好黄元米果,加入到助销的行列。如今该乡生产的黄元米果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村民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范建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