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态名片 壮大绿色产业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仲夏时节,漫步信丰,只见橙乡大地绿树葱茏、繁花似锦,处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信丰县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擦亮生态名片,壮大绿色产业来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成功创建了江西金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8.2%。
为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信丰县牢固树立“绿色崛起”“生态为重”的理念,以全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契机,从擦亮生态名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着手,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聘请专业的城市规划设计团队对城镇绿化进行了总体规划,组织实施了绿色通道、绿色广场、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企业、绿色村庄等绿化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一江两岸”绿、花、景相结合的生态景观林带和道路绿化网,公共休闲绿地和单位庭院绿化全面达标。仅今年一季度,就完成城区绿化养护面积14.39万平方米。在农村,该县坚持绿化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步设计,引导和鼓励农民广泛种植适宜树种,大力营造风景经济林。同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依据绿色资源进行布局调整,逐步形成“一村一花、一村一树”等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并在资金、技术、种苗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目前,该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3%,涌现出“脐橙村”“槐树村”“苗木村”“油茶村”等特色村近200个,绿色产业为农民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多元。
壮大林业经济,打造“绿色银行”是信丰县推动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该县以提升林业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为目标,推动林业发展提质提速提效,采取政府投入引导、项目资金扶持、社会资金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实施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全面完成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出台了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激活了林业主体的积极性,加速了林业产业要素的集聚,助推了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该县林业产业发展形势喜人,高产油茶产业以每年新增1万亩,工业原料林以每年新增3万亩的速度推进;其中,海信棕榈花卉专业合作社在该县铁石口建立棕榈为主的苗木基地4800亩,辐射带动周边大批农民投身苗木花卉产业建设,产值近亿元。据了解,今年一季度,该县完成造林3.51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补植补造0.41万亩、乡村风景林建设0.28万亩;出圃苗木2056.70万株;通过县林权交易平台规范流转山林面积0.41万亩,交易金额1147.93万元。
信丰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充分依托红色文化、客家民俗文化、脐橙、优良的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加速资源整合开发,高标准建设南山公园、花园湾等城市核心景观带;依托毛泽东旧居、赣粤边特委旧址等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深挖金盆山、谷山、虎山和五羊电站、桃江电站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推崇绿色生态游;重点建设了大塘长岗万亩脐橙观光体验园、安西田垄畲族风情园、嘉定龙舌圣地乡村旅游景区等乡村旅游景区,开发了万隆杨梅基地、西牛隆昌生态杨梅基地、铁石口镇葡萄基地、县城周边的葡萄草莓基地等一批以采摘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景点,积极开展田园游、农家游、赏乐游、采摘游,提升乡村旅游业态,初步形成了“红”“古”“绿”三色文化交叉发展、相融带动的现代旅游发展新态势。今年一季度,信丰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8.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