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信丰奋力实现决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关键一跃”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6日

    城市新貌

    政策宣讲进社区

    公办幼儿园实现乡乡镇镇全覆盖

    和谐秀美乡村

    繁忙的电子车间

    信丰绿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级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着

    群众健身的好去处——新建成的县体育中心


 

    □寨华 冬玲 春梅 特约记者赖清华/文 承洪 智慧 特约记者李健/图                                      

    全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让“财政袋子”鼓起来,着力提高城乡面貌让县域形象靓起来,大力改善民生让百姓笑脸扬起来……

    2014年,信丰县以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龙头,以“再跨全市第一方阵”为目标,保持专注定力,紧盯关键环节,把握发展规律,汇聚了大力量,迈开了大脚步,挥洒了大手笔,奏响了一串串震撼橙乡的“信丰好声音”: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18亿元,同比增长18.5%,税占比达85.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连年跑赢GDP增速,同比增长12%……

    2014,这一年,于信丰,可以说是“政策红利”深度释放的一年,是“城乡形态”追风赶月的一年,是“深化改革”活力迸发的一年,是“民生事业”加速推进的一年,是“作风建设”不断加强的一年……

    回望一年来的奋进路,的确有不少关乎信丰长远、关系信丰未来、关联百姓福祉的印记已深深烙刻——

    1

    改革创新 激发社会发展新活力

    “我们农民种地过日子,一直把土地看得很重,地交给别人种,很不放心,现在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土地有了‘身份证’,就像吃了‘定心丸’,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在信丰县西牛镇石头塘村的千亩供港蔬菜基地工作的村民许全发乐呵呵地说。

    基地负责人透露,经过土地确权明确了承包关系,消除了村民的顾虑,流转土地时也痛快多了,去年基地向村民租赁了1000余亩土地,蔬菜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这是信丰县不断改革创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等各项事业改革,激发社会发展新活力的一个有力佐证。

    2014年,为实现改革的制度红利最大化、最快化,信丰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整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在土地确权工作中,严格把关规范流程,确保确权登记准确,把航拍图像、图表和文字等资料集中归档,建立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信息全部录入微机管理系统,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的信息化管理。与此同时,该县接管好中央、省市下放的审批事项,大胆简政放权,重点减少涉及项目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社会事务管理的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惠民。如该县国税、地税联合办税窗口取消了8个审批事项,对保留的13项审批事项时限由原来的平均23个工作日压缩为平均12个工作日。据了解,该县对此前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由424项精简到331项,精简率达22%。该县还着手“营改增”试点改革,实行暂免征收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实现了让每一分钱都收得合理,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合算合法。

    2

    培大引优 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总投资12亿元的恒邦集团留置针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创翔电源项目纷纷落户;总投资19.6亿元的超白电子玻璃、9亿元的科之光电子、4000万美元的海志蓄电池以及圣塔技改二期项目相继落地或开工……信丰县着力打造政策高地、资金洼地、投资福地,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信丰县围绕发展升级的目标,转变发展理念,抢抓《若干意见》政策红利,紧抓国家能源局对口支援大好时机,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招大引强、扶优扶强,加快打造电子通讯、新型建材、食品制药三大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通过实施一批技改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吸引一批具有支撑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地,以延伸产业链条为核心,加强规划对接,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基础上,信丰还出台了《信丰县鼓励投资的若干政策规定》,在用地、用工、金融、税收返还、规费收取等10个方面对新引进的、固定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国家鼓励类工业项目,以及技改扩能、增资扩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和扶持,让符合政策条件的现有优势企业成为“高产田”。

    同时,该县围绕“3+2”工业产业,走集群化发展之路,集中力量打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食品制药三大产值超百亿元产业及电源动力和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两个新兴产业,突出招大引优,开展“招商引资百日大会战”活动,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附加值、财税贡献率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配套项目。此外,该县还不断强化“保姆式”服务,对电子通信、新型建材、食品制药、矿产品深加工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按照“一个产业、一名主抓领导、一支队伍、一个推进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细化产业阶段性目标任务,并确立了“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推行产业招商,突出招引产业上下游配套的“增链”“壮链”“补链”项目,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推进各产业跨越式发展。据了解,2014年该县全年累计签约项目34个,其中“3+2”产业项目24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70%;亿元以上项目11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33%,实际引进省外资金35.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103万美元,新签订海志电源、科之光等7个总部经济项目,新增税收4411万元。

    3

    以人为本 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住在这里比家里都好,每天有专人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生老病死也不用担心。还时常有人给我们送来吃的、穿的和慰问金。”1月26日,信丰县万隆乡敬老院,正在晒太阳的李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就在前不久,万隆乡敬老院完成改扩建,新的敬老院采取家庭式设计,受到了众多老人的欢迎。

    2014年,信丰县投资600万元对全县的农村敬老院进行改扩建,目前,万隆、新田、大桥等乡(镇)10所敬老院已经完成改扩建并投入使用,还有3所敬老院正在改扩建中,全县农村敬老院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养老水平不断提升。

    而这,只是信丰县织牢“民生保障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应民声办民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1.5%用于解决基层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生产生活等各类民生问题,全年完成民生投入17.4亿元,同比增长8.4%。一个个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项项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实,描绘了一幅幅民生实景图,让百姓感受到了幸福的民生温度。

    教育是民生之基。2014年,该县教育资金投入达1.3亿元,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年。城乡教育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信丰二中完成整体搬迁,信丰五中成功收回公办,县公办幼儿园以及16个乡镇公办幼儿园已于去年9月在全省率先正式开学招生;信丰五小、九小、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全面加快,预计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城区16年没有新建学校的状况划上句号。

    安居才能乐业。该县大力实施保障房建设工程,200套廉租住房、2000套公租房已基本完成基础施工,1070套保障性住房即将摇号分配;1215套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推进;11393户农户有望告别危旧土坯房,搬新居过新年。

    就业民生之本。该县出台《信丰县鼓励投资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27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038人,发放“小微信贷通”贷款1900万元。

    同时,该县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14年,养老、医疗保险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发放社保卡32万张,发放率达100%。新农合参合人数62.7万人,参合率达97.86%。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充分利用国家部委和省、市定点扶贫机遇,落实扶贫资金5968万元、扶持项目426个,改善了全县159个贫困村和49个库区移民村的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

    4

    正风肃纪 催生干部作风新常态

    “现在政府服务单位三天两头到现场协调工作,整个工程进展非常顺利,我们争取尽快完成工程的基础建设,然后开始投产。”近日,信丰县超白电子玻璃项目部经理漆潮对该县干部深入一线推进项目的做法赞叹不已。自该项目动工以来,信丰县建设局干部主动跟进,帮扶服务,协调解决项目的征地拆迁、资金周转等问题,推动了项目加快建设。短短3个月,完成了土地平整,正在进行一期厂房建设,目前,已完成整个项目投资的20%。

    2014年以来,该县把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提升干部执行力的“总钥匙”,通过“亮承诺示范,强制度严问责,重调度压担子,抓考核重实效”这一“组合拳”,提升了干部为群众办事情解难题的能力。

    该县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县四套班子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深入查摆“四风”问题,医治干部作风“亚健康”,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六比六当十带头”活动,扎实开展“三送”工作,全县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9817条,完成专项整治305项,办结率100%;完成具体问题整改4459件,办结率99.96%,先后化解了各类历史遗留信访积案129件,进一步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不干事”“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履职”及部分职能部门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该县开展“正风肃纪问效年”活动,持续发力掀起“问责风暴”,监管并举狠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吃喝风、赌博风、走读风、推诿风、拖拉风、不敢担当风”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流行病”“地方病”“机关病”等作风通病得到加快治理。2014年,全县共开展明查暗访45批次,对175个单位和人次进行了点名通报批评,对27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责成56人写出书面检查,9人在县电视台公开检讨,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9起66人次,“一案双查”21人,党纪政纪处分9人。立案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3件16人,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同时,该县营造了“干部作风行不行,项目攻坚拼一拼”的氛围,树立了注重实绩、突出基层一线的选人用人导向,完善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得到有效激发:规划面积1200亩的赣州南部国际商贸物流综合体项目,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征地1100多亩;10年没通车的“摆设桥”,5年不通车的“断头路”,终于打通;水东磨下棚户区改造工程、桃江两岸改造提升工程等13类民生实事全面推进……

    如今,该县干部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全县干部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创新克难、勇争一流”已成为信丰干部作风新常态。

    5

    蓄势跨越 力拓发展升级新境界

    蓄势待发谋跨越,又踏层峰望眼开。“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提速之年。‘四年叠加’把信丰推上了新的发展阶段,能否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2015年的‘关键一跃’至关重要。”信丰县委书记张逸说,2015年,信丰将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把“增量经济”和“存量经济”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量质齐升引领新的“信丰实践”;把“振兴发展”和“深化改革”放在“比翼双飞”的位置,破题发力铸就新的“信丰高度”;把“城市建设”和“农业农村”放在“联动发展”的位置,统筹城乡开启新的“信丰模式”;把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信丰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强行入轨催生新的“信丰气候”;把“改善民生”和“党的建设”放在“念念不忘”的位置,风清气正抒写新的“信丰答卷”。

    屹立新起点,迈步从头越。今天,75万信丰人民正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针,以省委十六字方针为指引,践行“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向“全市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阔步前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