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三次产业“百花齐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9日
2014年,定南县狠抓区位、传统、环境、资源等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多轮驱动,把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和促进产业升级、产品换代放在结构调整的优先地位,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014年,该县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9∶46.4∶37.7,产业经济进一步得到转轨提速。
工业经济强“引擎”
近日,天气的寒冷让定南县富田工业园区显得有些冷清,但在该县明高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却是脱下厚重的外套身穿轻便工作服,奔忙于各条流水线。一板板精密的电路板在工人手中不停加工翻弄。
近年来,定南县坚持工业基地化发展,全力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税总额14.5亿元。稀土资源转型开采,大华新材料、南方稀土等稀土分离企业有序复产;鑫磊稀土、赐彩油墨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英唐电子被确定为省级首批“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精细化工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生物医药、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和税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立足专业基地,定南县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金亿鑫科技、普邦园林、华润新能源等5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户,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7.05亿元,同比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5992万美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外贸出口5081万美元,同比增长12.6%。
现代农业迎“绽放”
“2014年我把家里的1亩多荒地通过入股形式交给了村里经营,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分红了。”1月12日,定南县历市镇金鸡村村民谢德胜拿着年前的分红开心地说。
近年来,定南县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推行规模化经营,培育和发展名贵苗木、百香果、蔬菜、花卉、仙人草、葡萄、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生猪、脐橙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得到显著提升,目前,该县建设有标准脐橙园面积6000亩。同时,该县蔬菜、茶叶、油茶等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2014年,该县新增9家农民合作社,总数达201家,其中省、市级示范性农民合作社11家,新增4家家庭农场,总数达22家。该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0家,2014年该县获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的殊荣。
现代服务业驻“高地”
近日,宁定高速征地工作正在定南县各乡镇有序进行,目前,田地测量、山地勾图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近年来,定南县依托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积极打造“大交通”网络平台,积极扶持创新项目,优先发展科技研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金融服务等投资效益高的行业,铸就现代服务业新“高地”。目前,该县物流产业园落户企业21家,城乡物流配送网络逐步完善,公路港项目加快推进,园区被省商务厅认定为全省重点商贸物流园区。2014年,该县被列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九大甩挂中心之一。
同时,定南县布衣山谷、九曲度假村项目列入国家旅游扶贫规划项目库,成功引进岿美山峡谷漂流项目,2014年,项目接待游客8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5.3%。明泽典当获省商务厅批准营业,国盛证券落户定南,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悄然兴起。
2014年,定南县发放“小微信贷通”“财园信贷通”和“惠农信贷通”担保贷款1.95亿元,为中小微企业融资10.6亿元,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安邦财险、华泰保险纷纷在该县设立分支机构,金融业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