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3日
夏粮收割在即,如何科学地储藏粮食,避免粮食发霉、生虫和被鼠啮,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是广大农民关心的问题。在此,笔者为广大农户科学储粮支招。
【保管特点】:
稻谷的谷壳比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但稻谷容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大多数稻谷无后熟期,在收藏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生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曝晒的稻谷,或曝晒后突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曝腰”现象。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多,不利储藏,应及时降低表层水分。
【保管方法】:
入库质量水分大、杂质多和不完善粒多的稻谷,容易发生霉变,不耐久藏。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键。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如我们南方地区种植的籼稻在13%以下,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如果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过筛或风选清除杂质。
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特别是一到秋凉,粮堆内的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采取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温热,以防结露,有条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食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水分降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时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