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把青春梦想写在大地上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2日

    把竹笋放进加工机器,经过煮熟、沥干、切片、加料、包装等工序,一包鲜爽脆嫩的笋干就加工好了。4月16日,在全南县龙下乡上湖村,23岁的胡恒伟正在指导村民操作刚上线的竹笋加工机器。

    “脱水、加料、烘干,小胡样样都是好手。”见到笔者,村民罗德才不由得夸赞。

    从村民将信将疑到充分肯定,从走出“象牙塔”的毛头小子到助推产业发展的“领路人”,胡恒伟的青春梦想在沃土的滋养和风雨的洗礼中绚丽绽放。

    2011年,大学毕业的胡恒伟通过选拔生考试来到全南县龙下乡上湖村,开始了青春“逐梦之旅”。为了最快地了解村里的人口、农业生产、主要经济来源等情况,胡恒伟挨家挨户串门,敞开心扉与群众交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村里人都认识了这个朴实憨厚的小伙子,接受了这位年轻的村干部。

    通过走访调查,胡恒伟了解到村里拥有竹林3万亩,年产竹笋上万斤。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和农产品加工链条,一直是竹老深山,笋烂泥土。

    如何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使村民尽快致富成了胡恒伟的首要课题。经过一番咨询和研究,胡恒伟向村两委提出了建立农产品加工厂的建议,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确定了发展思路,胡恒伟通过申请政府专项财政支持资金与村民自愿入股两种方式解决了资金难题,建厂房、进设备、招聘人员,2012年3月,农产品加工厂终于建立起来了。为提升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打开销售渠道,胡恒伟还联系了该县农广校作为长期技术指导,举办定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培训班,同时还带着农产品参加深圳绿博会等各类农产品交易会,逐步打开了市场,当年就实现销售额100多万元,人均增收3000多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加工厂材料需求的刺激下,上湖村的现代农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今年,全村共种植葡萄1000亩、蔬菜2000亩,养殖中华鲟3万尾。

    2013年,两年的村官服务期满后,胡恒伟仍选择留在乡村,继续为基层百姓奉献自己的青春。他说:“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我最大的收获是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和支持,我希望能继续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使村庄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和谐。”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关平 谢海燕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