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3G 4G都是浮云 降价才是硬道理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5日

  喊了一年多,4G牌照昨日终于发放,最高兴的当然是大批厂商,可以迎来新一轮翻身或赚钱的机会。而消费者则未必是受益者。不管3G还是4G,广大用户更为关心的是,通信支出能不能降下来。

  从中国移动4G网络目前的试运营来看,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流量资费门槛太高,二是手机型号太少太贵。

  先说资费。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手机流量每月才两百多兆。不是用户不想用,而是嫌价格太贵了。4G来了之后,流量资费不降让人如何用得起?据称,4G业务主打“视频播放或下载”,几十兆、几百兆甚至是几个G的流量,可能瞬间就会用完,如果运营商不能推出亲民的“流量打包价”,恐怕用户很难接受4G业务。有网友计算,现在3G流量5元只能包30兆,按4G保守下载速度12M每秒计算,这30M流量等于2.5秒就用完了,用户1秒钟就花了2块钱。

  再说手机。目前支持4G网络的也就寥寥几款,价格动辄四五千。平心而论,3G手机经过多年发展,价格终于降下来了,性能不错的千元智能手机满大街都是,但厂家已没有什么利润可赚。可以想象,4G发牌一定会救活大批智能手机厂商,4G给予他们靠中高端手机大把赚钱的新机会,挨宰的可能是那些尝鲜的消费者。

  从固网来看,家庭宽带也号称“提速降价”多次,虽然网速上去了,每M宽带价格也确实降低了,但我们的总支出也大大增加了。而且消费极不透明,运营商宣称给你多少兆带宽,理论上有多快,老百姓实际使用时却没有感觉,“宽带掺水、缺斤短两”仍很普遍。

  消费者最希望看到的是,在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提升的同时,实实在在降低老百姓的消费支出,让投资造福大众。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